膠州農業新“管家”:數字讓人工“減法”變效率“加法”
在位于山東青島膠州市的上合?清水灣數字農業示范園里,農藝師李健走進了辦公室,相較于之前每天在溫室大棚中四處忙碌,現在的他只需要輕點手機屏幕。
栽種有200余株木瓜樹的大棚中的溫度、濕度、太陽輻射強度、氣壓、二氧化碳濃度等數據隨之動態更新;隨著攝像頭的拉近,某一片甚至某一棵木瓜樹的葉面溫度、葉面濕度、果實直徑、土壤溫度、土壤濕度、土壤PH值、土壤EC值等也會實時更新,甚至還保留有植株各生長階段的視頻圖像資料?!爸斑@個時候天天待在大棚里,隨時開關風口,就怕氣溫、光照多變導致的‘高溫悶棚’”李健介紹說,“現在好了,坐在辦公室里,一點手機就能隨時看到棚里的實時情況?!闭堑靡嬗诖笈镏械慕賯€傳感器,及串聯起它們的物聯網作物生長環境全維度監測系統,李健得以足不出戶就實時掌握棚中的實際情況。
數據的收集只是基礎,數據處理及決策能力的智慧化提升才是關鍵,“南果北種”在北方的規?;咂焚|種植的背后是泛在物聯網系統及數字農業模型在發揮作用。泛在物聯網系統通過將環境的變化、作物的需求、設備設施的運行狀態等生產要素通過虛擬現實連接在一起進行協同管理,從而精準實時監測和調控溫室內的溫度、濕度、光照等;同時在此過程中采集的數據又可以通過模型模擬不斷迭代和升級生長管理的措施和整套生產模型,使得這套模型越來越高效。隨著模型的不斷高效升級,系統可以一定程度上控制遮陽、通風、開窗、水肥一體化、補光等設備的自動有序運行,進行個性化定制,不僅提升了園區的農業生產效率,還降低了生產投入成本。“以前一個人管2個大棚都顧不過來,現在農藝師只需要完成除草、剪枝等必須要人工完成的工作,其它的就放心交給智能系統,極大的節省了人工?!眻@區負責人管立一告訴記者,整個占地200畝的園區擁有4棟連棟溫室和14棟數字智能日光溫室,卻僅有3名農藝師,但據統計,產量相比智能化改造前卻提高了20%,農藥和化肥的使用量降低了30%以上,管理成本更是下降了30%以上,顯著提高了農業效益。
現今,膠州市已建成青島市級智慧農業應用基地15處,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91.5%,同時入選全省2024年縣域數字農業發展縣建設名單。下一步,膠州市仍將圍繞設施農業的發展,加強數字農業的孵化應用,做好現有園區設施裝備改造升級,讓更多的農業園區,享受到數字化帶來的紅利。
半島全媒體記者 黃超 通訊員 劉炳美 何益尼
- 陽光財險青島分公司膠州支公司開展 保障金融權益、助力美好生活金融宣傳周活動
- 平安人壽膠州支公司:開展社區金融教育宣傳活動 助力提升公眾金融素養
- 青島故事|膠州九龍駐村掛職副書記高緒剛:躬身實干解民憂 扎根基層踐初心
- 膠州市警銀聯動開展反詐反假幣宣傳 守好群眾錢袋子
- 電子證照讓經營更便捷!膠州全面推行食品經營許可證書電子化
- “公司發‘敬老金’,老人舒心我放心”!膠州一火鍋店每月給員工父母敬老金
- 青島故事|膠州九龍周瑞強:一道護欄解心結 駐村書記暖民心
- 從廣告彈窗到現金“投資” 膠州公安7小時緊急勸阻
- 公益寶貝爸媽食堂 | 膠州膠東大麻灣二村助餐點第二季度老人集體生日會順利開展
- 膠州三里河街道挪莊村:金秋小米喜獲豐收 有機種植提質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