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50條背街小巷今年將開展“微提升”
背街小巷作為城市的“毛細血管”,承載著市民的日常生活圖景和城市的煙火記憶,但部分背街小巷卻也因年代久遠、設施陳舊成為治理難點。圍繞“建設群眾滿意的城市管理”核心目標,自2023年以來,市城管辦在全市組織開展背街小巷“微提升”行動,將城市精細化管理向街巷胡同延伸。
針對背街小巷復雜多元的現狀,市城管辦根據背街小巷所處區域、承載功能和設施條件的差異,將其劃分為整治提升類、嚴管類、規范類,實施差異化分類治理。其中,整治提升類著重于路面修復、護欄維修更換等硬件設施的改造升級;嚴管類主要針對垃圾積存、占路經營、亂貼亂畫等現象的整治;規范類聚焦于環境衛生改善與綠化美化水平的提升。與此同時,堅持以規劃設計引領背街小巷“微提升”的提檔升級,注重設計先行,體現背街小巷的自身特色,將“常態治理”與“特色治理”相結合,力求實現背街小巷的全方位優化。
各區(市)結合自身特點,因地制宜開展背街小巷“微提升”行動。例如,黃縣路之前墻面斑駁,雨天易積水,缺乏照明設施。市南區將硬件提升與文化植入相結合,一方面通過疏通下水道、重鋪滲水磚和增設太陽能路燈等舉措提升街巷硬件設施功能,另一方面在墻面手繪青島里院建筑,賦予老墻人文氣息,利用邊角地打造“居民議事廳”,成為居民的“第二客廳”,從而使背街小巷成為“有溫度、有故事、有活力”的公共空間。春光山色片區區間道路串聯周邊多處社區及單位,但路面破損嚴重,雨天易積水,影響群眾出行。嶗山區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建議,通過對路面及人行道進行鋪裝,增設太陽能路燈、護欄和綠化帶等設施,改善了道路交通功能,解決了市民出行難題。
2025年,市城管辦繼續對50條背街小巷開展“微提升”,扎實踐行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堅持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問效于民,充分發動市民群眾參與到“微提升”行動中,通過傾聽民意,推動居民的好建議、“金點子”落地實施,不斷提升背街小巷“微提升”的群眾滿意度。
(半島全媒體記者 郭振亮 通訊員 王劍鋒)
- 亞洲皮劃艇盛會首次登陸青島
- 青島故事|今年已完成43例捐獻!世界骨髓捐獻者日將至,青島4.5萬志愿者待命
- 跟著“艦艇”游青島,青島文旅推出“艦艇開放日”主題線路
- 青島“喜人” ③白天是地鐵司機,晚上是脫口秀演員!小可用200多場脫口秀講青島“普通人”的故事
- 平安人壽青島分公司鄉村行:風險提示送上門 金融知識護安全
- 保障金融權益 助力美好生活 太平人壽青島分公司參加“2025青島金融教育宣傳周” 啟動儀式
- 合眾人壽青島分公司金融教育宣傳周活動正式啟動
- 創新服務 青島銀行供應鏈金融創新再獲認可
- 青島故事|膠州九龍駐村掛職副書記高緒剛:躬身實干解民憂 扎根基層踐初心
- 青島故事丨青島造血干細胞捐獻量全省領先!世界骨髓捐獻者日將至,青島4.5萬志愿者待命,今年已完成43例捐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