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辟謠(2025年6月9日)
2025年6月9日
謠 言 2025年高考答案流出?
科 普 “無痛”分娩安全嗎?
詳情:分娩鎮痛在醫學上早已被廣泛認可為安全有效的技術,其中硬膜外鎮痛至今已有近百年歷史。然而,不少人對藥物鎮痛安全性心存顧慮。對此,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的專家表示,多年經驗表明,分娩鎮痛不僅可以減少產婦身體和精神的損傷、降低新生兒早期死亡率,還可增加順產幾率。國內外研究表明,分娩鎮痛能解決部分孕產婦因懼怕產痛而選擇剖宮產,讓產婦避免手術損傷。自然分娩后產婦身體能快速復原,有利于母乳喂養的盡快實施和母兒感情的建立,更可避免瘢痕子宮妊娠的風險,以及遠期盆腹腔粘連等更多并發癥。(來源:半月談、新華視點)
通 報 造謠“爆炸致50人死亡” 一男子被行政處罰
詳情:6月5日,河南省駐馬店市委網信辦巡查發現,抖音賬號“秋小李”發布視頻稱“駐馬店物流港發生爆炸,50人死亡”。經消防部門核實,該信息為謠言。駐馬店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立即聯合公安機關進行調查。經查,賬號持有人李某為博眼球、賺流量,編造謠言,造成惡劣社會影響。屬地公安機關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給予李某行政拘留并處罰款,責令其注銷賬號。(來源:“網信駐馬店”微信公眾號)
相關辟謠信息請見:
通 報 安徽網警依法打擊9起網絡謠言典型案件
詳情:按照公安部關于打擊整治網絡謠言相關工作部署要求,安徽公安機關重拳打擊各類網絡謠言違法犯罪行為,堅決遏制網絡謠言高發頻發態勢,持續凈化網絡環境。現將9起典型案例公布如下:
案例一:2024年11月中旬,網民謝某某為吸引關注,在多個網站上散布“比亞迪收購蔚來”等不實信息,并發布利用AI軟件制作的虛假“股權分布圖”,對相關企業造成負面影響。公安機關經取證調查,已依法對該網民予以行政處罰。
案例二:2025年2月中旬,網民徐某為發泄個人情緒,冒充蔚來公司員工網上杜撰發布不實信息,并編造“身邊就有3名同事被HR約談”謠言信息,引發網民關注、熱議,造成負面影響。公安機關經取證調查,已依法對該網民予以行政處罰。
案例三:2025年4月上旬,網民周某為吸引關注,網上發布一段外地火災視頻并編發“舒城蜜雪著火了”謠言信息,引發網民關注、熱議,造成負面影響。公安機關經取證調查,已依法對該網民予以行政處罰。
案例四:2024年10月下旬,網民陶某某為發泄個人情緒,多次在網上編發某連鎖超市“蔬菜肉類有問題”謠言信息,引發網民關注、熱議,造成嚴重負面影響,對相關企業造成重大經濟損失。公安機關經取證調查,已依法對該網民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案例五:2024年8月下旬,網民張某某為博取關注,炮制發布“安徽省關于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注冊資本登記管理制度的規定”謠言信息,引發網民關注、熱議,造成負面影響。公安機關經取證調查,已依法對該網民予以行政處罰。
案例六:2025年1月上旬,網民陳某為吸引關注,在未經核實的情況下網上編發“前兩天濉溪某小區有個小孩往化糞池扔炮竹被炸死了”謠言信息,引發網民關注、熱議,造成負面影響。公安機關經取證調查,已依法對該網民予以行政處罰。
案例七:2025年1月下旬,網民宋某為吸引關注,網上編發“春運期間發生交通事故,受傷40多人”謠言信息,引發網民關注、熱議,造成負面影響。公安機關經取證調查,已依法對該網民予以行政處罰。
案例八:2025年3月上旬,網民徐某為吸引關注,在未經核實的情況下網上編發“小吃街有餐飲老板感染艾滋病”謠言信息,引發網民關注、熱議,對相關餐飲商戶造成不良影響。公安機關經取證調查,已依法對該網民予以行政處罰。
案例九:2025年5月中旬,網民朱某為吸引關注,網上編發“馬上要泄洪了”“大閘水滿了,要放水”謠言信息,引發網民關注、熱議,造成負面影響。公安機關經取證調查,已依法對該網民予以行政處罰。(來源:“安徽網警”微信公眾號)
- “見證青島”走進2025全國機器人精密減速器與關節創新論壇,見證機器人產業新成就
- 捷報|青島銀行榮獲2025年“泰山杯”山東省網絡安全職業技能競賽數據安全賽道團體個人雙第一
- 奧運冠軍同場競技!2025年全國花樣游泳冠軍賽在青島開賽
- 濰坊市公交集團啟動2025年綠色出行宣傳月和公交出行宣傳周活動 智慧賦能助力低碳出行與城市可持續發展
- 智聯萬物 AI賦未來 2025中國國際消費電子博覽會開幕
- 溫州銀行2025年累計罰款超300萬 一員工被終身禁業
- 今日辟謠(2025年9月19日)
- 科技賦能 開放共融|2025·青島創投風投大會將于9月26日舉辦
- 半島V視|20個展位推“好品”,有優惠!2025農民豐收節暨李滄商圈農特產展銷會來了
- 陽光財險青島分公司平度營銷服務部 積極參與“2025年金融宣傳周”活動攜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