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地鐵班組故事丨“李較真兒”的“工業美學”
半島網6月30日訊 在青島地鐵紅島線網運營控制中心項目的施工現場,流傳著關于水電班組長李建的佳話:他以近乎偏執的完美主義,把電氣預埋雕琢成了“工業美學”的范本。當同行還在為線盒黑邊、毛邊問題頭疼時,他已為預埋管線的混凝土結構定制了“彩色標識層”,讓隱蔽工程擁有了可視化的精準脈絡;當業界滿足于管線排布的橫平豎直時,他正拿著量角器校準每一處倒角弧度,確保誤差不超過2度。這位被工友戲稱為“李較真兒”的硬核班組長,正在青島地鐵紅島控制中心項目書寫著屬于自己的工匠故事。
自創“色譜教科書”:給混凝土里的管線穿上“彩色制服”
飾面混凝土預埋作業中,線盒澆筑后的成型質量影響著整體觀感,也是制約后期末端設備安裝的問題關鍵。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李建的班組成員多次與兩進人員討論,工人的一句“為預埋管進行分色標識”,讓他找到了靈感。結合著自己以往在地鐵的施工經驗,他創新性地提出采用多色熱縮管對預埋管識別的想法,自創“色譜教科書”:消防回路穿紅色“戰袍”,弱電系統披黑色“鎧甲”,動力管線著綠色“襯衣”。這種看似不起眼的做法,有效解決了傳統預埋“開盲盒”難題,就像給混凝土內部裝上了GPS導航,施工人員不用再憑借經驗猜管線。利用這種方法,李建班組的管線預埋準確率高達98%。
針對站后機電安裝樣板施工,他又向兩進人員建議管線橋架也采用類似方案,將不同專業的橋架按色系嚴格區分,讓錯綜復雜的管線網變得直觀好辨認,杜絕了電纜錯放漏放問題,班組施工效率提升30%。
“顏色就是最直白的語言,我要讓20年后的維修工,不用圖紙也能直接認出每根管線。”李建自豪地說。正是他的這種堅持創新、遇事較真的精神,促使他把站后機電工程做成了行業標桿級的“視覺系教科書”。
改進線盒預埋施工,三部曲實現“零瑕疵”
針對飾面混凝土線盒邊緣存在發黑、凹凸不平的問題,李建帶領班組改進施工方法,采用“專用防銹密封膠打底、線盒專用固定卡固定、激光定位儀校準”的工作三部曲,大幅度提升混凝土成型效果。在一次班組巡檢時,他發現某個線盒邊緣有5毫米的錯縫,當即組織班組對預埋點位復盤總結。在聽到個別班組成員提出的“差不多就行”觀點,李建嚴肅反駁:“線盒與混凝土的結合也要像精密儀器一樣精密,這條黑線就像零件裝配的誤差,必須修正”。正是憑借這種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的精神,施工現場638個線盒預埋實現“零瑕疵”。
“我想在青島地鐵留下我們的故事”
“班組有聲音,管理有溫度”——在青島地鐵,李建最大的感觸是在青島地鐵遇到了好的項目團隊和班組。這里既有來自項目的嚴格管理,又有班組成員的溫情關懷。李建閑下來的時候經常用手機查看青島地鐵的公眾號,這里有和他一樣來自全國各地的地鐵建設者的故事。從第一次乘坐青島地鐵到現在作為地鐵建設者站在施工現場,他和萬千打工人一樣,希望能在地鐵的建設中留下屬于他們水電班組自己的故事,更希望通過努力,鑄造站后專業精品工程,為青島地鐵的建設貢獻力量。
(通訊員 霍守峰)
- 亞洲皮劃艇盛會首次登陸青島
- 青島故事|今年已完成43例捐獻!世界骨髓捐獻者日將至,青島4.5萬志愿者待命
- 跟著“艦艇”游青島,青島文旅推出“艦艇開放日”主題線路
- 青島“喜人” ③白天是地鐵司機,晚上是脫口秀演員!小可用200多場脫口秀講青島“普通人”的故事
- 平安人壽青島分公司鄉村行:風險提示送上門 金融知識護安全
- 保障金融權益 助力美好生活 太平人壽青島分公司參加“2025青島金融教育宣傳周” 啟動儀式
- 合眾人壽青島分公司金融教育宣傳周活動正式啟動
- 創新服務 青島銀行供應鏈金融創新再獲認可
- 青島地鐵大模型亮相2025城軌展,11個智能體率先出鏡
- 青島故事|膠州九龍駐村掛職副書記高緒剛:躬身實干解民憂 扎根基層踐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