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遇冷”,上半年規模、收益“雙降”!日開型理財產品成為“香餑餑”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天書
利率下行背景下,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上半年表現欠佳,規模與收益均出現下降,日開型理財產品則因靈活性與略高收益潛力成為“替代品”。對于當前日開型理財產品成為投資者的“心頭好”,業內人士表示,這一現象是當前金融市場中產品的收益潛力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體現。與此同時,業內專家表示,理財產品一旦出現收益波動,容易引發投資者的贖回反應。
表現分化:
日開型理財產品收益略高
利率下行背景下,曾兼顧穩健與資金流動性的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遇冷”,日開型理財產品憑借自身優勢成為投資者的新選擇。
普益標準統計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存續數量為2237款,存續規模為6.88萬億元,較去年年底的7.31萬億元減少超4300億元;收益方面,截至6月末,該類產品今年以來平均年化收益率為1.54%,較去年年底下降33個基點。另據民銀研究報告,2025年上半年,現金管理類產品收益率延續下行趨勢。一季度末,現金管理類理財近7日年化收益率中樞1.54%,二季度末進一步降至1.41%,上半年累計降幅擴大至27個基點。
隨著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規模、收益的下降,日開型理財產品成為投資者的“心頭好”。據普益標準統計,截至6月末,日開型理財產品存續規模達10.92萬億元,存續產品5200款;今年以來平均年化收益率為1.8769%。
對于日開型理財產品近期的亮眼表現,某國有行的理財經理告訴記者,日開型理財產品和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都能滿足投資者對于資金流動性的要求,但日開型理財產品的投資范圍更廣,收益表現略好于現金管理類產品?!艾F在行內部分日開型理財產品成立以來的年化收益率可以達到4%以上,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則大多在1.5%~2.8%之間浮動?!痹摾碡斀浝砀嬖V記者。
市民反應:
收益波動或會觸發贖回
“之前買的理財產品大多是R1中低風險等級的,收益率大多不超過2.5%。4月份買了一款R2等級的日開型理財產品,成立以來的年化收益是4.78%,每日申贖能滿足我對資金流動性的要求,R2等級也相對穩定一些,能夠承受。”市民華女士說。根據華女士展示的頁面,記者發現,她所購買的日開型理財產品的業績比較基準為1.5%~2.5%,截至7月8日,該產品的單位凈值為1.0127,近一個月的區間漲跌幅為0.34%。
但有市民告訴記者,自己購買的日開型理財產品出現收益波動的情況。市民關先生表示,“6月份買了日開型理財,剛開放時標注的年化收益率是5.51%,前期表現還可以,但是后續收益率逐漸降低,7月中旬選擇贖回了?!?/p>
根據銀行業理財登記托管中心最新發布的《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半年報告(2025年上)》(下稱《報告》),截至6月末,理財市場存續規模達30.67萬億元,較年初增長2.38%,同比增長7.53%。上半年,全國164家銀行和理財公司累計新發理財產品1.63萬只,募集資金36.72萬億元,為投資者創造收益3896億元,同比增長14.18%。
投資者的偏愛發生了微妙變化,購買進取型理財產品的投資者數量出現上升。根據《報告》數據,在個人投資者中,風險偏好為二級(穩健型)的仍是多數,截至今年上半年末的占比為33.56%。對比來看,五級(進取型)的個人投資者數量占比較去年同期有明顯增加,增幅達到1.25個百分點;同時,風險偏好為一級(保守型)的個人投資者數量占比較去年同期則增加了1.03個百分點。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表示,隨著利率不斷下降,固收類產品的長期收益中樞或也將呈下降趨勢。他認為,低利率時期,純固收產品收益率的吸引力逐步降低,“固收+”產品未來仍會呈增長態勢,成為理財規模增長的重要發力點,全年規模增長有望突破1萬億元。他預計,全年整體理財規模有望達到33萬億元以上。
業內觀點:
金融市場多重因素共同作用
對于當前日開型理財產品成為投資者的“心頭好”,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研究員婁飛鵬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時表示,“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收益下行、日開型理財產品成為市場新寵,是當前金融市場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體現?!眾滹w鵬表示,具體來看,日開型理財產品每日開放申贖,流動性強,適配短期資金管理需求;投資范圍包含中短久期債券等資產,收益潛力高于現金管理類產品;同時,監管對現金管理類產品的限制不斷加強,如規模管控、投資范圍收緊、久期限制等,推動投資者轉向替代選擇。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在研報中介紹,2025年下半年,理財存續規模有望延續溫和增長態勢,年末規?;蛟鲋?3萬億元左右,較年中增加約2萬億元。從理財規模增減的基本邏輯出發,當前,理財產品的“低波、穩健”特征對銀行存款客戶仍然具有一定吸引力,疊加存款利率低位運行且仍有一定下調空間,理財的存款替代定位預計將持續發揮作用。
溫彬表示,但也需關注理財“低波、穩健”運營的基本邏輯存在不確定性,“量、價”波動增加可能對規模增長形成拖累。由于理財負債端以個人投資者為主,普遍存在風險厭惡、波動厭惡等特征,因此理財的“量、價”之間的聯動相較于其他資管產品更為顯著,一旦出現收益波動,容易引發贖回反應。
- 浙商銀行遭“雙擊”!才交上市以來首份雙降半年報,又一日合計被罰沒超1200萬元
- 營收凈利雙降,年內罰單不斷!華夏銀行蟬聯不良貸款率榜首
- 金融監管總局:二季度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和不良率實現“雙降”
- 部分理財產品因債市調整現凈值回撤
- 純固收類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回調 業內認為債市調整空間有限
- 暑期輕食半成品成“香餑餑” 烹飪簡單受歡迎,建議優先選擇正規品牌
- 醫學、法學、人工智能成“香餑餑” ,從山東投檔線看專業冷熱:有的持續熱門有的悄然降溫
- 上半年注冊規模同比大漲165%,熊貓債成國際資本“香餑餑”
- 醫學、法學、人工智能成“香餑餑”!從山東投檔線看專業冷熱:有的持續熱門有的悄然降溫
- 銀行及理財子公司加大“攬客”力度,多維度升級現金管理類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