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流涌 消費熱 民生暖 啤酒節引爆青島歷史城區持續繁榮密碼
點燃這個夏天的,遠不止泡沫翻騰的狂歡——
僅十天上街里擁入游客339.39萬人次,日均近34萬人次!自7月18日,第35屆青島國際啤酒節老城會場啟幕以來,亮眼的數字正在重新定義這片歷史街區的價值維度,刷新著老城的活力刻度。
棧橋邊,手持“嗨啤幣”兌換馬卡龍甜筒的游客與碧海藍天同框;黃島路水龍池子里院,星空下數百觀眾啜飲冰啤,沉醉于《芳華》的光影;太興里百年里院的青石紅瓦間,老鄰里圍坐一起,“里院家宴”溫情開席……客流如洪流奔涌、消費熱度節節攀升、民生暖意浸潤街巷,這場以啤酒為名的盛會,正成為解碼青島老城復興動能、書寫人氣商氣煙火氣“三連跳”繁榮圖景的鮮活注腳。
中山路海明便利熱狗店內游客購物。
人流如織
從靜態街區到流動盛宴
主題巡游如同點燃人氣的引線,全維度、沉浸式喚醒百年街區的生命力。
暮色剛為水龍池子廣場的老墻鍍上金邊,《光影流年》巡游隊伍的鈴鐺聲便從黃島路的巷口傳來。“包租婆”從人群中擠過,嗓門亮得穿透煙火:“吃蛤蜊,嗨啤酒咯!”話音未落,演員已舉著啤酒杯,與露天電影前的觀眾碰出清脆的聲響。這是啤酒節老城會場最尋常的傍晚,卻藏著激活歷史街區的巧思——讓百年街巷變身沒有圍墻的露天劇場,讓每一步行走都是與歷史的對話。
作為市南區首創的“全域沉浸式戲劇街區”,中山路沿線的太平路、海誓山盟廣場、太興里、四方路、黃島路、劈柴院等八大片區,從午后到夜晚好戲連軸轉。太平路的海風里,《世界明珠》巡游隊伍的牛仔們揮著草帽吆喝“Ladies and gentlemen let's go”,麥香混著海浪聲漫過百年德式建筑的尖頂;海誓山盟廣場上,《浪漫邂逅》的婚紗裙擺掃過青石板路,新娘演員轉身時,恰好與街角求婚的年輕人撞個滿懷,圍觀人群的歡呼驚飛了檐角的鴿子;太興里的門樓下,《風華絕代》的旗袍隊伍款款走過,盤扣與銀鐲的光澤,與里院木構挑梁的陰影交錯成一幅流動的老青島畫卷。
百名專業演員的常駐互動,讓上街里“日均34萬人次”的客流數據有了可觸可感的溫度。百人NPC巡游演出《醉美青島》途經之處,總能掀起圍觀熱潮。伴隨歡快旋律驟然響起,百名演員閃亮舞蹈,不時與街邊舉著啤酒杯的游客擊掌,隊伍末尾自發跟著一群蹦跳的孩子。《潮流百年》的老電車叮當聲從水龍池子廣場傳來,化身老字號掌柜的演員搖著鈴鐺吆喝“百年風華,舉杯痛飲”,復古韻味與現代舞步在四方路碰撞出火花,讓年輕人忍不住跟著節奏舞動。
從靜態的建筑展示到動態的場景體驗,上街里“無邊界戲劇”的巧思,重構了人與歷史的關系。當游客跟著巡游隊伍“邊走邊喝,邊玩邊演,零距離互動”,他們走過的已不僅是街巷,更是一段被喚醒的城市記憶——這或許正是老城人氣爆棚的深層邏輯:比起“去看一座城”,人們更渴望“活在一段歷史里”。
啤酒節老城會場開展巡游活動。
消費升級
從流量狂歡到留量深耕
啤酒節的洶涌人潮逐步轉化為強勁的消費勢能。
自2025年“五一”期間起,中山路區域的消費數據便呈現出爆發式增長。130余家重點商戶日均營收首次攀升至120萬元,同比增長近20%,創下區域消費水平的歷史新高。而進入啤酒節期間,這一增長趨勢不僅得以延續,更是不斷被刷新,彰顯出節慶經濟對城市消費的強大助推力。
青麥精釀酒館的麥香正隨啤酒節的熱浪飄散。“今年啤酒節熱度下,太興里店客流同比激增數倍,營收翻了數倍!暢銷的黃油啤酒供不應求!”青島青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徐淑波的高興溢于言表。老城會場澎湃的節慶動能與街區自身的歷史魅力,在此刻交融共振,為商家注入強勁活力。
啤酒節帶來的流量紅利持續傾注。酒館順勢推出“9.9元嗨啤體驗”,每日限量供應即被搶空;與老城會場深度聯動的“嗨啤幣”兌換活動,讓消費者輕松實現“2個幣1杯酒”的跨店暢飲樂趣。更有“City Drink打卡計劃”掀起尋店熱潮——游客們執著地按手繪地圖尋香而來,連帶周邊小吃店也人氣爆棚。
店內活動與街區氛圍奇妙共鳴。當“啤酒花”原料藝術展遇見“致敬梵高”向日葵主題空間,精釀的靈魂原料與老城斑駁光影交織,化身人氣打卡點,周末日均吸引超500人駐足流連。待到華燈初上,街區巡游演藝鼓點響起,酒館露臺瞬間滿座,人們舉杯沉醉于街頭藝人的精彩表演之中,老城夏夜的沉浸式歡愉在此刻拉滿。
構建“一點引爆、全域聯動”的生態。“嗨啤幣”成為老城會場啤酒節“通行證”,90余家商戶的上百款商品可以兌換。從中山路的網紅小店到劈柴院的老字號,從銀魚巷的潮流文創到海誓山盟廣場的互動游戲,都可憑幣解鎖。海明便利的“景區消費、平價享受”策略則打破了“景區消費必貴”的偏見:中山路店藍房子與巨型熱狗氣模成了網紅打卡點,15元的秘制大熱狗超大一個,卻沒讓價格成為消費的門檻。太平路餐車的冰淇淋10元2個,海景與甜筒同框,隨手一拍都是治愈系大片。
業態的“新舊共生”更讓消費場景有了層次感。在四方路,百年老字號“茍不理”的蒸籠熱氣剛飄出巷口,而“靜音酒館”的黑膠唱片正轉著爵士樂;劈柴院也在保留傳統海鮮大排檔的同時,新添了手工酸奶、臺灣小吃等“新滋味”,形成了奇妙的消費循環。值得一提的是,新添置的五處“嗨啤吧”與街區的酒吧餐飲互為補充,這些取酒裝置匯聚了十余款青島啤酒,從經典原漿、鮮啤、純生,到精釀的IPA、黑啤、白啤,再到清新的果啤和無酒精飲品,滿足游客多種需求。
巡游演員與游客互動拍照。
民生溫度
從保護更新到共享發展
7月19日的太興里,15道老青島菜在八仙桌上冒著熱氣。圓蔥拌木耳的清爽、燒鰻魚的醬香、奶皮子酸奶的醇厚,讓79歲的沙麗華眼眶發熱:“30年了,啤酒節回老城,連空氣都和記憶里一樣。”
這場“里院家宴”,是青島歷史城區保護更新的溫情切片——毛石基礎的肌理、木構挑梁的紋路、“里外套院”的格局,都在訴說“歷史價值全保護”的理念。
保護的根基,是對歷史的敬畏。2018年啟動的申遺工作,從全球1200余處遺產中錨定“中西合璧的城市規劃與建筑藝術”核心價值,如今已列入中國世遺預備名單。修繕從不是簡單翻新:肥城路15號的木雕山花,工匠們對照老照片一點點復原;四方路里院的綠色門窗底漆,調了17次才匹配歷史原色;就連紅磚錯縫砌筑,都嚴格遵循百年前的工藝。“修舊如舊”的不只是外觀,更是記憶的錨點。
更新的溫度,藏在民生細節里。截至目前,市南區已完成20萬平方米建筑修繕、56萬平方米立面整治,901處傳統風貌建筑得到系統建檔保護。中山路主街等17條道路完成提升,5萬米強弱電纜全面下地,老居民發現雨天不用蹚水了,抬頭再不見“空中蜘蛛網”。還有水龍池子廣場等公共空間建成開放,3處游客服務中心投入使用。
老城的繁榮絕非節會曇花一現。下半年,順興樓、金庫文博館、UMEPLAY、焗小鮮等項目將下半年開門納客,進一步充實上街里業態矩陣、消費供給。上街里Mall、芳園里、上街里大酒店等商業綜合體加速改造提升;“城之南海之角”項目已陸續進場施工,植入多個主題的特色民宿主題酒店,有效增強來青游客接待服務能力。
當海風裹挾麥芽香氣掠過百年里院,老城復興的圖景日益清晰。這片承載城市記憶的土地,正用更深厚的底蘊與更鮮活的煙火氣,詮釋著歷史城區可持續發展的青島方案。(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一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