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衛健委:提升“健康獲得感”,青島公立醫院改革的“破局之道”與“民生溫度”
紓解百姓看病的煩心事、改善就醫體驗,正驅動公立醫院改革向關鍵環節聚力攻堅。近年來,各地公立醫院以改革為刃,向高質量發展聚力,通過技術創新、體系重構、服務升級,探索出一條破解就醫難題的新路徑。
2022年4月,青島獲批首批中央財政支持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示范項目,是全國十五個入選城市中唯一的計劃單列市。從智慧醫療的“科技賦能”到分級診療的“資源下沉”,再到服務模式的“人文回歸”,三年來,在這場深刻變革中,青島以務實的舉措讓群眾的就醫獲得感不斷提升。
用數字智慧打破醫療服務“時空壁壘”
“現在用手機就能給做簡單口腔疾病診斷,對癥處理太方便了。”市民李女士的體驗,正是青島市口腔醫院智慧化改革的生動注腳。在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示范項目推動下,該院將傳統醫療服務與數字技術深度融合,構建起覆蓋預防、診療、管理全鏈條的智慧體系。
“牙齒問題,手機先看”,在青島市口腔醫院,基于人工智能的口腔疾病智慧診斷平臺成了居民的“口袋牙醫”,可以識別齲齒、牙列缺損、牙齦炎等12種常見口腔疾病,引導居民完成初步自我篩查。除此之外,孩子的牙齒健康,也有“數字守護者”。醫院搭建的兒童口腔健康管理平臺整合了35萬用戶數據,對近30萬名兒童進行口腔健康分級干預,推動家長、學校、醫療機構“擰成一股繩”。75萬顆窩溝封閉牙齒的背后,是以數字智慧將“防治結合”理念落到實處,踐行著“以患者為中心”的承諾。在青島市口腔健康教育基地里,孩子們能“鉆進”牙齒模型觀察齲齒形成過程,11款沉浸式互動游戲,把抽象的口腔知識變得可觸可感——智慧化的科普手段,讓口腔健康知識真正“看得見、記得牢”。
停車不再“繞圈圈”,就醫省時又省心。在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智慧化轉型聚焦“就醫最后一公里”。新增1969個智能立體車位配合智慧導引系統實現“精準停放”,患者入院等待時間縮短了40%;醫院創新推出“一站式服務島”模式,在重點科室整合掛號、檢查、診療功能,患者不出診區即可完成關鍵步驟,省去奔波,讓患者就醫之路更短、體驗更優。
從“數字守護”到“流程再造”,在示范項目的帶動下,數字技術不再是冷冰冰的工具,而是讓醫療服務更有溫度的橋梁。隨著更多智慧場景落地,島城市民的“健康獲得感”正變得看得見、摸得著、用得上。
讓優質資源“沉下去”,患者“少跑腿”
“以前血壓高了要跑大醫院,現在社區醫生每周上門隨訪,藥快吃完了還有家庭醫生提醒,太方便了。”八大峽街道居民王大爺感慨道。在市南區,像王大爺這樣的居民正享受著分級診療改革帶來的便利的人不在少數。區衛生健康局聯合多部門打造的創新型復合型健康小區,通過跨部門協同、黨建引領下沉,讓居民在“家門口”就能獲得專業醫療指導與健康管理服務,減少往返大醫院的奔波,降低健康維護成本。
作為分級診療的“神經末梢”,八大峽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變化更具說服力。作為青島市市南區醫療健康集團成員單位之一,該中心通過健康集團統籌,率先構建分級診療一站式服務中心,實現掛號分診、電子健康檔案查閱、家庭醫生簽約、健康宣教、積分兌換等多元化服務一站式高效完成,真正實現“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的便民目標。
青島大學附屬醫院牽頭的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則探索出資源下沉的“升級版”。通過與市南區中西結合醫院成立的包括綜合內科在內的4個共管病房,實行“雙主任制”,讓患者以二級醫院費用享受三級醫院服務。截至2025年7月,共下轉患者2837人次,下放24個科室共11887個專屬號源至基層。市南區中西醫結合醫院醫療手術人次同比增長521.36%,床位使用率從50%提升至85%,患者平均住院日縮短3天,次均費用降低10%以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療診療人次同比增漲52.61%,市南區居民健康素養水平提升3.44%,優質資源正沿著“集團—社區—家庭”的鏈條高效流動。
服務型升級:從“治病”到“健康”的全周期關懷
隨著慢病發病率持續攀升,很多患者因為健康意識不足或基層管理能力薄弱,未能有效控制基礎疾病。這一問題在住院場景尤為突出,以血糖管理為例——在醫院非內分泌科住院患者中,血糖異常的發生率近30%,患者因血糖異常延遲手術、產生并發癥等情況多有發生,因此造成住院時間延長、住院花費增加,還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影響。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創新推出“全院血糖管理云病房”直擊痛點,彰顯了服務升級的民生溫度。醫院搭建起了高效的信息化管理平臺,并打破科室壁壘,由內分泌科專職團隊對全院各科室住院患者進行統一的血糖管理。無論患者住在哪個科室,只要出現血糖異常的情況,專職團隊都會通過實時監測、床旁查房等方式進行個體化的專業指導。在這種情況下,手術患者住院時間縮短了18.98%,費用也顯著降低。
“以前要等血糖穩定才能做手術,現在有專人盯著,效果也好了,恢復快多了。”從“只治病變”到“全人關懷”,在醫療改革的背景之下,醫院正用專業與溫度守護群眾健康。
而基于病種的精細化運營管理新體系,正切實減輕患者的醫療費用負擔。青島大學附屬醫院建立的病種分類管理體系,將50個常見病種下轉基層,住院次均費用連續四年下降。伴隨著手術成本降低,療效指標得到提升,真正實現“質量—成本—效率”最優平衡的實踐。
從智慧平臺的“數據跑路”到分級診療的“資源扎根”,從服務流程的“減法”到健康管理的“加法”,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示范項目的每一步都踏在民生需求的鼓點上,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讓技術更有溫度,讓資源更接地氣,讓服務更貼人心。隨著改革向深水區推進,一幅“健康中國”的民生畫卷正徐徐展開。
記者 孫貼靜
- 亞洲皮劃艇盛會首次登陸青島
- 青島故事|今年已完成43例捐獻!世界骨髓捐獻者日將至,青島4.5萬志愿者待命
- 跟著“艦艇”游青島,青島文旅推出“艦艇開放日”主題線路
- 青島“喜人” ③白天是地鐵司機,晚上是脫口秀演員!小可用200多場脫口秀講青島“普通人”的故事
- 平安人壽青島分公司鄉村行:風險提示送上門 金融知識護安全
- 保障金融權益 助力美好生活 太平人壽青島分公司參加“2025青島金融教育宣傳周” 啟動儀式
- 合眾人壽青島分公司金融教育宣傳周活動正式啟動
- 創新服務 青島銀行供應鏈金融創新再獲認可
- 青島故事|膠州九龍駐村掛職副書記高緒剛:躬身實干解民憂 扎根基層踐初心
- 青島故事丨青島造血干細胞捐獻量全省領先!世界骨髓捐獻者日將至,青島4.5萬志愿者待命,今年已完成43例捐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