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越山海青春行 魯喀同心結碩果——青島理工大學魯喀專項支教活動圓滿落幕
七月盛夏,青島理工大學“愛越山海·青春領航”魯喀專項實踐隊跨越4000公里,奔赴新疆喀什英吉沙縣實驗小學,開展為期14天的支教活動。來自人文與外國語學院、土木工程學院的10名師生,以青春力量踐行“文化潤疆”使命,在孩子們心中播下民族團結的種子。
破冰互動融真情,歡聲笑語架心橋。7月23日的開班儀式上,初見的羞澀在歡聲笑語中迅速消融。志愿者們通過精心設計的自我介紹和青島城市宣傳片,向孩子們展現濱海之城的魅力。破冰游戲中,“掃雷大戰”激發團隊協作,“擊鼓傳花”環節維吾爾族學生麥迪努爾高歌家鄉民謠,贏得滿堂喝彩。三年級學生阿卜杜拉在日記中寫道:“山東的老師像哥哥姐姐一樣好,我想把最喜歡的英吉沙小刀圖案畫給他們。”質樸的文字,成為兩地心靈相通的溫暖見證。
文化潤疆譜新篇,多元交融潤童心。實踐隊以“文化搭橋連山海”為主線,創新融合齊魯文化與新疆本土風情。在“齊魯文化課堂”上,楊家埠木版年畫的拓印體驗讓孩子們觸摸山東非遺的溫度;新疆學生則熱情分享古爾邦節習俗、英吉沙小刀紋飾傳奇,讓志愿者沉醉于多元文化的瑰麗。“華夏文明課”則通過故宮脊獸與長城故事,在孩童心中筑牢文化認同根基。
云端連線活動中,英吉沙縣實驗小學與棗莊新紀元小學學生隔空對話:喀什少年展示沙漠繪畫,山東學子分享微山湖荷花標本;兩地童聲齊誦《我愛你,中國》,情感隨書信沿絲路傳遞,繪就魯喀少年情誼長卷。
特色課堂啟心智,興趣引領促成長。除基礎課程外,實踐隊打造10門跨學科特色課程,以“玩中學,趣中悟”點燃探索熱情。“十米長卷民族情”藝術課上,稚嫩畫筆共繪山河;趣味剪紙課拼出完整中國地圖;音樂課堂中,《我和我的祖國》與維吾爾民歌曲調交織共鳴。孩子們閃亮的眼眸和課間追問“明天上什么課”的急切,成為課程魅力的生動注腳。這些課堂如春風化雨,讓愛國情懷與民族團結意識悄然生根。
聯歡展演頌情誼,同心共筑團結情。8月4日的結業聯歡會上,支教成果綻放華彩。開場合唱《相親相愛》鋪展“黃海浪涌至天山雪冠”的千里畫卷;維吾爾族學生帶來的民族舞蹈《新疆山水美》盡顯地域風情;班級合唱《唯一》詠唱“臨時小家”的溫馨點滴。當《我和我的祖國》旋律響起,師生同聲高歌,五星紅旗舞動如潮。終曲《明天會更好》的悠揚旋律,寄托著對未來的共同期許。
十四天的支教征程,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深情培育。青島理工大學學子以智慧與熱情,讓齊魯文化在邊疆校園生根發芽,讓民族團結之花在少年心田絢爛綻放,為“文化潤疆”寫下充滿青春活力的注腳!
- 青島理工大學打造“家門口的思政課”,點亮大中小學紅色育人路
- 科技點亮夢想,文化浸潤初心,溫馨相伴啟航 青島理工大學2025年迎新活動精彩紛呈
- 創新活水涌泉城 產業碩果滿枝頭 ——山東濟南扎實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
- 青島理工大學學生融合“視聽說” 創新制作井岡山精神電子繪本
- 用行動詮釋 “互相成就” 青島理工大學五名學子全員考研成功
- 鏡觀·回響丨春風育人,碩果盈枝
- 中國人壽“五位一體”幫扶模式助力大六號鎮鄉村振興結碩果
- 昆明理工大學團隊創新算法篩選出54種高性能光伏材料
- 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再添碩果,北大專家助力青島市城陽人民醫院完成高難度顱骨腫瘤手術
- 青島市大中小學課程思政實踐指導中心 在青島理工大學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