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国偷精品免费看-97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色婷婷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從“普遍登記”到“精準風控”,單筆存取超5萬元或將放寬登記限制

2025-08-13 09:36 海報新聞閱讀 (21641) 掃描到手機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中國證監會聯合發布《金融機構客戶盡職調查和客戶身份資料及交易記錄保存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該征求意見稿已于8月4日起向社會公開征集意見,截止日期為9月3日。《管理辦法》中取消了2022年版監管規則中關于個人辦理單筆5萬元以上現金存取業務,需了解并登記資金來源或用途的硬性要求。

2022版硬性要求出自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2022年1月26日聯合印發的《金融機構客戶盡職調查和客戶身份資料及交易記錄保存管理辦法》。該監管規則在具體執行層面曾引發廣泛社會爭議,雖然原定于2022年3月1日實施,但在當年2月21日,三部門就發布公告,宣布因技術原因暫緩實施,相關業務按原規定辦理。

央行相關部門負責人當時回應稱,統計數據顯示超過5萬元的現金存取業務僅占全部現金存取業務的2%左右,因此該規定對絕大多數客戶影響有限,且不會降低業務便利性。規定的主要目的是預防和遏制洗錢等違法犯罪活動,保護人民群眾資金安全和利益。

取消5萬元現金資金來源或用途的登記,并不意味著反洗錢監管的放松。此次《征求意見稿》指出金融機構需要根據客戶特征和交易活動的性質、風險狀況,采取相應的盡職調查措施,避免“一刀切”或“風險與措施明顯不匹配”。

今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洗錢法》也專門明確了基于風險開展客戶盡職調查的原則,要求金融機構開展客戶盡職調查應當根據客戶特征和交易活動的性質、風險狀況進行。

有業內分析指出,對5萬元以上的存取款業務進行精細化風險等級劃分,在“落實反洗錢盡職調查要求”與保障客戶體驗、尊重客戶隱私之間實現平衡,才能在防范風險的同時,保障公眾正常的金融服務。

來源:海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