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動圖站丨青島多地發布暴雨預警!雨天出行,怎樣“避雷”?
進入8月以來
全國多地出現雷雨等強對流天氣
廣西等地還陸續發生了
行駛的汽車遭雷擊事件
幸好車上人員無大礙
雨天出行
應該怎樣“避雷”呢?
嶗山區氣象臺發布
暴雨黃色預警信號
目前,嶗山區泉心河水庫、太清索道測站已出現接近50毫米的降水。預計今天凌晨到白天,我區沙子口、王哥莊街道將有50毫米以上降水。請注意防范。
8月13日3時
青島西海岸新區氣象臺
發布暴雨黃色預警信號
目前,西海岸新區靈山島6小時降雨量已超過50毫米。預計今天凌晨到早上,降雨仍將持續,部分沿海鄉鎮、街道(區)累計降雨量可達50毫米以上。請注意防范。
8月13日00時30分
青島西海岸新區氣象臺
還發布了
雷電黃色預警信號
目前,西海岸新區泊里鎮已出現強對流天氣,預計今天夜間,我區部分鄉鎮、街道(區)和近海海域將有雷雨,伴有雷電、短時強降水和7~9級雷雨大風。請注意防范。
汽車外殼由金屬制成,金屬在雷擊的過程中,會形成一個等電勢的車殼,像一個天然的“法拉第籠”。
什么是法拉第籠?
法拉第籠是一種由導電材料(如金屬網、銅、鋁等)制成的封閉或部分封閉結構,它的核心功能是阻擋外部電場和電磁波的侵入,同時防止內部電磁波的外泄。這種結構之所以有效,是因為它能夠引導電場和電磁波沿導體表面傳播,從而阻止它們穿透到籠內。
圖源:廣西消防
當電場或電磁波與法拉第籠接觸時,籠內的自由電子會在導電材料表面重新排列,以中和外部電場的影響。這一過程確保了籠內空間的電場強度維持在一個極低的水平,有時甚至接近于零。
因此,車輛被雷擊中后,內部的電磁環境基本不受影響,電流會通過車身,再由濕輪胎導向大地。
如果駕車時遭遇雷雨天氣,可以在安全區域停車,關掉引擎、音響系統及收音機等,并關閉所有車窗,使車輛形成一個完全封閉的空間。
切記不要觸摸車窗把手、換擋桿、方向盤等,盡量把雙手放在大腿上。
如車輛遭遇雷擊,不要貿然下車,等電流經車身表面傳到地面后再進行處理。
此外,雨天行車還要注意什么?
盡量不要在空曠的路段、田野行駛。
停車避雨時,不要把車停在電線桿、樹下或高樓的墻角下,這些位置都有引雷風險。
避雷時,在車上盡量不要使用電器。
高速上如遇雷雨天氣,應就近進入服務區。
6月至8月
是我國雷電災害高發期
雷擊事故時有發生
一旦被擊中
可能會造成嚴重的身體傷害
戶外出行如何防范雷擊?
記住“雙30原則”
中國氣象局原公共氣象服務首席朱定真表示,雷雨天氣,有兩個“30”要謹記。
第一個“30”是指30秒,從看到閃電到聽到雷聲的時間如果少于30秒,說明雷電在10公里以內,此時即便頭頂沒有打雷下雨,也建議盡快尋找避雷場所。
第二個“30”是指30分鐘,建議最后一次聽到雷聲,30分鐘之后再出門。
第一時間躲避
戶外遭遇雷電時,應立即尋找裝有避雷針的建筑物或鋼筋混凝土建筑物躲避。若實在無處可躲,要尋找低洼地躲避。如在溝壑,可蹲下身體以減少遭遇雷擊的風險。
此外,這些危險動作要避免:
不要靠近高壓電線、路燈、廣告牌等;
不要在河流、湖泊等水域附近逗留;
不要躲在公園里的簡易建筑物內;
不要使用手機,避免在空曠地帶打傘;
不要把釣魚竿、球拍等物品扛在肩上;
不要躺在地面上。地面的電流可能會傳導到人的身體;
不要在大樹下躲避。如果雷電擊中高大的樹木,電流就會順著樹干、樹枝、樹葉通過人體導入地面,使人體成為導電體而被電擊。
如果不得不在大樹附近躲避,一定要蹲在距離大樹最少2米以外的地方,并放低手拿的物品,等響雷停止20分鐘后再向安全的地方轉移。
雷雨天氣
盡量避免在戶外活動
不要在鐵塔、電線桿
及大樹下避雨
若駕駛車輛遭遇雷擊
不要輕易下車
等電流傳到地面后再處理
更多精彩內容,詳見半島新聞客戶端
素材來源:青島氣象、央視網、國家應急廣播等
編輯/制作 武傳英
- 果然財經|九成時間當耳機,AI眼鏡是“真智能”還是“偽需求”
- 聚力推進“人工智能+”|逄曉男:錨定“AI+鋼鐵” 推動人工智能技術賦能鋼鐵產業全工序
- 智聯萬物 AI賦未來 2025中國國際消費電子博覽會開幕
- 2027年90%業務場景實現AI賦能!青島地鐵發布《“人工智能+”三年行動方案》
- 多地發放“大禮包” 助力樓市“金九銀十”
- 單日票房破3億!電影《731》刷新兩項中國影史紀錄,多地排片表首映時間定于9時18分
- 用AI編造網絡謠言、“開盒”網暴檢察官,10起典型案例公布
- 2025年山東網絡安全宣傳周 | 魯小安網安日記:AI技術需善用,辨偽存真護平安
- 海報|與省領導面對面,8位山東企業家談如何玩轉AI+
- AI長圖丨“亂穿衣”季節來了!到底要不要“秋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