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国偷精品免费看-97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色婷婷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半島時評|權力任性比劣質校服更可怕

2025-08-14 09:32 大眾·半島新聞閱讀 (70061) 掃描到手機

繼湖南男子“發布12字評論被行拘”事件后,又一起類似案件引發關注。據澎湃新聞報道,2023年12月,甘肅省慶陽市寧縣盤克鎮男子鄧建國因質疑兒子學校校服質量問題,通過抖音發布視頻引發關注,最終被寧縣公安局以“尋釁滋事”行政拘留7天。近日,經行政訴訟二審,法院認定警方處罰程序違法、事實證據不足,撤銷原處罰并判令賠償國家賠償金3237.08元。

兩件事接連出現,引發公眾不安——網上發言的邊界在哪里?

作為家長的鄧建國,因孩子的校服標注和檢測結果明顯不符(標注100%聚酯纖維,實際含5.1%氨綸),且夏季校服棉含量低于國標(31.8%低于國標≥35%),由此質疑校服質量。雖然舉報“甲醛超標”表述未經證實,但也屬消費者監督的合理容錯范圍。這種情況下,當地警方以“造成公共場所秩序混亂”為由予以行政拘留,顯然有悖“過罰相當”原則。

這種“解決提出問題的人”的思維邏輯,無益于解決問題,反而進一步放大了問題。如果涉事企業真的遭受到誹謗,遇到訂單損失,完全可以通過正常訴訟解決。本是普通的民事糾紛,為何執法機關要“急急”介入?無疑給公眾留下了巨大的聯想空間。

事件核心矛盾折射出于監督權與執法權的失衡。檢測報告明確顯示,涉事校服存在標簽造假和棉含量不達標問題,鄧建國的質疑具有實質依據。執法機關對其質疑的校服質量問題視而不見,而獨獨依據質疑中的“不實”部分處罰,在客觀上形成“消費者”動輒得咎的局面,擠壓了正常監督維權空間。

這也繼而暴露出一系列弊病:首先是市場監管失職。寧縣市場監管局最初竟對問題校服出具“符合要求”結論,直到輿論發酵才責令企業整改;其次是司法救濟遲滯。一審法院以“應通過正當途徑維權”為由駁回起訴,將網絡監督排除在合法渠道之外;最后是執法理念錯位。基層執法將“尋釁滋事”異化為打壓批評的“口袋罪”,暴露出權力任性的慣性思維。

公民權益受到嚴重侵害,執法機關公信力遭遇挑戰——此案不應就此畫上句號。有關部門有必要繼續追究學校購買問題校服的責任、企業誣告的責任、公安部門違法執法的責任以及法院誤判的責任,因為導致鄧建國獲釋后失業、離婚,罹患抑郁癥的悲劇,正是這一系列行為造成,3000多元賠償金就能讓一切回到從前?

正像有評論尖銳指出:當公民動輒訴諸網絡曝光解決糾紛時,很多時候并不是線上維權的力量有多大,而是線下維權的力量太過于弱。“12字評論被拘案”與“質疑校服被拘案”警示基層執法部門:壓制批評不會消除問題,只會制造更多社會風險。只有嚴格約束公權力邊界,保障公民依法監督的權利,才能避免“因言獲罪”的荒誕劇不斷重演。當每一個普通人都能免于恐懼地發聲,法治中國的承諾才能真正落地生根。

(半島全媒體首席評論員 高書華)

來源:大眾·半島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