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国偷精品免费看-97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色婷婷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退伍兵當老板,公司年入千萬!從輔警到縣域經濟供應鏈管家,服務50多家企業帶動千人就業

2025-08-21 10:20 大眾·半島新聞閱讀 (30482) 掃描到手機

從派出所輔警,到外資企業后勤安保負責人,再到供應鏈企業創始人,今年44歲的李智2004年退役返回青島萊西姜山鎮老家,至今21年間,完成了從普通退役士兵到企業老板的人生角色轉變。用他的話說,每個職業階段的突破,憑借的是一股子不服輸的勁頭,這正是五年部隊歷練賦予他的最大收獲。

瞄準縣域經濟崛起機遇,他帶領的青島萬匯志成供應鏈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匯志成”)去年營收突破千萬,已成為當地唯一集勞務派遣、五金輔料供應、員工技術培訓、托盤木箱制作一體化的工廠供應鏈企業,為企業解決了配套難題,至今服務50多家企業,解決本地就業人員1000人以上。

李智(左)跑供應商了解產品。

從輔警到外企管理層

李智1999年入伍,2004年退伍返鄉。作為一名士兵,服役期間的他曾榮立集體三等功一次、個人三等功一次。回到地方后,他選擇應聘成為萊西李權莊派出所的一名輔警。

寫材料、做筆錄、調解糾紛、處置現場……李權莊派出所轄區廣、警力少,不到20人的團隊要管理農村、企業、集市,工作強度大得驚人,“跟著民警處理問題,我學會了怎么溝通、怎么判斷、怎么化解矛盾。這些,是書本上學不到的。”

2007年,萊西一家外資橡膠企業招聘后勤主管,負責安保、維修、餐飲等綜合保障。李智憑借在派出所積累的治安管理經驗成功應聘,正式踏入企業職場。

然而,挑戰接踵而至。這是一家大型橡膠生產企業,廠區廣闊、管理松散、盜竊頻發,甚至出現“里應外合”的情況,企業損失慘重。“別人覺得防不勝防,但我覺得,問題出在機制上。”李智迅速亮出“軍警思維”:建立24小時巡邏制度;與車間班組長聯動,實行“聯防聯控”;加強設備安檢,堵塞管理漏洞。

最拼的,是那三個月的“徒步巡園”。每天清晨6:30,他比開工時間早兩個小時到崗,用腳步丈量整個園區,只為設計出最合理的巡邏路線,“整個試用期,我瘦了20斤,但換來了園區失竊現象的徹底杜絕。”

這套“軍警式安防體系”很快贏得管理層高度認可。李智也從一名普通職員,一步步晉升為總務主任,年收入穩步提升,“升任中層管理,一年十幾萬元,算是相當可觀了。”

用創業成績回應“不看好”

在外資企業工作的近十年里,李智負責后勤管理,包括物資采購。“經常要全國各地跑供應商。”他回憶道,“記得有一次去廣東出差,第一次接觸到‘供應鏈’這個概念。”

“當時我才意識到,采購不僅是簡單的買東西,它關系到企業的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甚至影響著整個企業的KPI。”李智說,“萊西有很多產業園,招商引資帶來了大量外地企業,他們對本地環境不熟悉,供應鏈服務顯得尤為重要。然而,當時萊西的供應鏈市場幾乎是一片空白。”

正是看到了這一機會,李智2015年決定辭職創業,將供應鏈管理服務作為自己的事業方向。2017年,青島萬匯志成供應鏈有限公司應運而生。

創業初期,李智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出去跟人家交流,十有八九都不知道供應鏈是啥,別人覺得無非就是個商貿公司,進貨而已;家人親友不理解,明明已經在外企有了穩定工作和收入,為啥還要冒險?

但軍人出身的他,從未想過放棄。創業過程中,李智遇到了無數突發問題。其中一次讓他印象深刻。“訂購的一批汽車零部件樣品不合格,尺寸有問題。”他回憶道,“客戶著急交貨,如果不能及時解決問題,可能造成重大損失。”

供應商在江蘇常州,因為事發突然,機票訂不到,他只好連夜坐大巴,八個半小時的車程,正好在次日早晨八點半到達供應商廠區,待了兩天,溝通問題、核實生產,直到新的樣品做出來,他跟著物流車押貨回到萊西交了貨。這樣的臨時突發問題,李智經歷了無數次。

2018年,李智迎來了職業生涯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承接了一家知名新能源汽車廠商萊西基地的設備采購項目。“這是我作為供應鏈服務企業承接的第一個大項目。”他說道,“工期緊任務重,只給了我15天時間,在這期間我要實地落實市場上供應商的報價、產品說明、交付日期以及后期質保等一系列關鍵信息,并完成采購文件的制作。”

那段日子,他幾乎成了“空中飛人”,頻繁往返于各地供應商之間。“真的很辛苦,但最終我們完成了任務。”他說,“這次歷練讓我的企業在行業內嶄露頭角,逐漸贏得了客戶的信任。”

一次次的歷練,李智的企業逐步走上正軌,從最初的一個人單打獨斗,到現在擁有了十人團隊,“團隊建設、管理、服務等方面形成了一套獨特的專業體制。”

目前,公司在即墨、城陽、萊西、萊陽等地設立了直屬分公司,為各類企業提供全方位的供應鏈集采專業服務,與汽車、家電、食品等領域國內外知名企業達成友好合作關系。

>>>目標

“要做全鏈條解決方案提供者”

2025年,是李智扎根縣域創業的第十年。從最初一個人單打獨斗,到如今服務50余家企業、解決超千人就業的軍創企業領頭人,他帶領的萬匯志成早已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供貨商”,而是一家深度嵌入制造業生態,集勞務派遣、技術培訓、輔料供應、包裝制造于一體的縣域經濟供應鏈服務商。

“跟工廠打交道多了會發現,他們缺的不只是貨,有時候更缺人。”李智說,2023年,姜山鎮引進木工協會產業園,一家金屬加工企業向他求助:當地工業基礎雖好,但以輕工業為主,焊工、切割工等專業技術人才嚴重短缺,訂單來了卻“沒人干活”。

李智迅速推出“勞務派遣+技術培訓”雙輪驅動模式:根據企業訂單波動,靈活調配技術人員;同時聯合本地職校,定向培訓焊工、叉車工等緊缺崗位。

自此,李智的供應鏈服務擴展出了新業務,如今,他們一直跟這家金屬企業保持合作關系,日均向企業輸送七八十名技術工人,不僅解決了企業“用工荒”,還顯著降低了人力成本。合作企業負責人感慨:“以前招人難、留人難,現在‘隨叫隨到’,生產節奏穩了。”

“我們不做簡單的中間商,要做全鏈條解決方案提供者。”李智說,客戶一個電話,從螺絲釘到技術工,從包裝箱到叉車司機,他們都能配齊。去年,公司年營業額首次突破1000萬元,累計帶動本地就業超1000人。

創業這些年,李智從沒忘記軍創企業的身份與責任,“企業再小,也得有擔當。”2022年,新冠疫情最嚴峻時刻,李智牽頭成立萬匯志成退役軍人公益聯盟,組織100多人投身一線支援。如今,這支公益聯盟依然活躍在萊西街頭巷尾,已累計慰問困難老人20余人,成為當地一支溫暖的“老兵力量”。

“我想讓更多戰友知道:戰場不止在軍營,商場也是新陣地。”李智說,“只要肯拼、肯學,退役軍人一樣能闖出自己的天地。”

(文/半島全媒體首席記者 王好 圖/受訪者提供)

來源:大眾·半島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