嶗山區創新推出“以園養園”模式,更多生態消費場景出現在公園里
這幾年,青島市民發現自己身邊的公園越來越多,公園城市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但如何讓公園持續美下去卻很考驗管理能力。記者8月26日從嶗山城管局獲悉,嶗山區積極探索公園建設管理新路徑,創新推出“以園養園”模式,旨在提升公園品質的同時,實現管養經費的自平衡,減輕財政壓力。在公園里不僅可以賞花賞景,還可以喝咖啡、買文創、看音樂演出……
嶗山區試點在公園內引入運營項目,打造豐富消費場景。通過在公園內合理引入商業設施,打造多樣化的消費場景,將公園從單一觀賞空間升級為綜合活力場所。小麥島、海之戀公園、石老人城市客廳等濱海綠道景觀節點沿線,由配套驛站引入的主題餐廳、咖啡店、書店等商業服務形態已成功運營。與此同時,公園內廣泛分布的自助售賣機也為游客提供了極大便利。
推動“公園+”模式,拓展多元價值。積極促進公園與體育、文化、旅游、科普等多功能融合,實現公園“新價值”。近年來,嶗山區在濱海一線開放共享草坪舉辦各類音樂演出,日落后的海邊音樂節已成為小麥島一張獨特浪漫的名片;深圳路體育公園的專業運動場地既能承辦賽事,也是周邊學校和幼兒園的“第二體育課堂”。
引入專業運營團隊,實現科學管理。今年,嶗山區以平行世界公園二期為試點,計劃引入專業運營單位,從場地科學養護、游園行為管理、節慶活動策劃等方面進行專業管理,營造豐富多元的生態消費場景,在保障綠地生態功能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提升經濟價值,有效降低公園日常養護財政支出,實現公園可持續發展。
下一步,嶗山區將持續深化“以園養園”模式。在嚴格保護生態本底的前提下,進一步深化探索公園空間的多元化、復合型利用。深入挖掘嶗山文化資源,聚焦公園主題化建設,設計主題景觀與沉浸式體驗活動,打造嶗山特色IP。積極探索“公園+”模式,延伸消費鏈條,大力舉辦公園節活動,融合音樂演出、潮流文化、美食市集、互動體驗等,助力消費提振。
(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雪蓮)
- 近百家咖啡館、半年8萬露營游客……青島嶗山區百果溪谷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省級片區蝶變
- 從“客戶”到“伙伴”,濟寧銀行全周期金融服務構建財富管理新生態
- 解決張村河生態公園的停車配套問題!這里要建停車庫
- 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嶗山區舉行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揭牌暨簽約儀式
- 商務部:將在約50城開展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試點建設
- 敢當時評丨不能用健康為畸形“減肥生態”買單
- 支付寶推出全國第一個智能體支付服務“AI付”,助力激活AI 產業生態
- 傳統武術展風采,太極少年綻省賽,嶗山區遼陽東路小學太極拳進校園,打造“陽光教育”特色品牌
- 中國光大銀行深化“同業投資+同業生態” 精準服務實體經濟
- 推選海洋生態保護修復科學解決方案!聯合國“海洋十年”海洋生態保護修復成果對接會在青島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