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軟件“良緣”變噩夢!長沙多位市民接連中招
深夜點開社交軟件,期待一場不期而遇的緣分。屏幕那頭的“TA”溫柔體貼、善解人意,仿佛就是命中注定的那個人。這樣的場景,讓不少渴望情感寄托的人對網絡婚戀滿懷憧憬。然而,長沙市近期接連曝出的多起婚戀交友詐騙案卻敲響警鐘,那些看似甜蜜的“緣分”,可能是不法分子精心編織的陷阱,有人被“虛擬戀人”索要35萬元,有人因“高回報投資”痛失23萬元,最終落得“人財兩空”的結局。
“女友”兩年不見面,索財35萬后露餡竟是男兒身
“明天中午前要把貸款還上,哥哥能給我轉點錢嗎?”2023年5月,租住在雨花區某小區的謝先生,通過一款社交軟件結識了自稱“彭某”的女子。兩人線上相談甚歡,話題從日常瑣事聊到情感寄托,很快便確定了戀愛關系。
讓謝先生沉浸在愛情甜蜜中的是,“彭某”不僅每天發來溫柔問候,還會分享生活點滴,可每當謝先生提出線下見面時,對方總會以“工作忙”“身體不適”“異地不便”等理由推脫。即便如此,被愛情沖昏頭腦的謝先生,仍對這份線上戀情深信不疑。此后兩年多時間里,“彭某”開始以各種名義向謝先生索要錢財,先是說自己突發疾病需要住院手術,后又聲稱無力償還貸款、拖欠房租,甚至以“給家人買禮物”為由請求幫助。面對“女友”的求助,謝先生有求必應,先后通過微信、支付寶累計轉賬35萬余元,卻始終沒能和對方見上一面。
直到2025年7月,謝先生再次強烈要求線下見面,“彭某”依舊百般推脫,這才讓他心生疑慮。在謝先生的反復質問下,“彭某”終于坦白:自己并非女性,而是盜用他人照片偽裝身份的男子,兩年間騙取的35萬元早已被他用于賭博和償還個人債務。8月10日,謝先生以“見面溝通”為由約出“彭某”,隨后果斷報警。目前,彭某已被公安機關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甜蜜女友”邀“代投”,小賺2000元后陷23萬騙局
無獨有偶,開福區居民王先生近期也遭遇了一場以“婚戀”為幌子的投資詐騙。今年7月,王先生通過網上交友平臺認識了一名自稱“燕子”的單身女子,對方談吐文雅、善解人意,還時常分享生活中的暖心細節,很快就讓王先生卸下了防備,兩人迅速發展為“男女朋友”關系。
相處一段時間后,“燕子”突然向王先生透露賺錢機會,她聲稱自己在某證券機構工作,因內部規定不允許員工參與投資,希望王先生能幫忙“代為下單”,還主動提供了投資平臺的鏈接、賬號和密碼。出于對“女友”的信任,王先生按照指示操作了幾次,發現平臺賬戶上的收益確實可觀,第一次嘗試充值1萬元,短短幾小時就“盈利”2000元。
“你有沒有興趣和我一起賺錢?我有內部渠道,能讓你穩賺不賠!”在“燕子”的不斷鼓動下,王先生徹底心動,開始憧憬和“女友”一起靠投資實現“財富自由”的未來。隨后,他下載注冊了“燕子”推薦的投資APP,不斷加大投資額度,半個月內通過銀行轉賬、掃碼支付等方式,向對方指定的賬戶轉賬10余次,累計金額達23萬余元。就在王先生以為即將“收獲愛情與財富”時,他偶然和表妹提起了這件事。表妹聽完后當即提醒:“哪有這么好的事?這很可能是詐騙!”如夢初醒的王先生趕緊讓表妹幫忙報警,目前該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當中,警方正全力追查涉案資金流向。
警方提醒,網戀交友需謹慎。在無法甄別對方真實身份的情況下,不可輕信甜言蜜語和各種說辭。投資理財一定要通過正規渠道。切記不要盲目相信所謂“高收益、高回報、穩賺不賠”的投資項目。凡是通過網絡交友誘導你進行投資理財的都是詐騙!切記天上不會掉餡餅,如遭遇詐騙,請保留相關證據,并立即撥打110報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