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兩茬菜一季花,帶動200多人就業!即墨區韭花飄香助農增收
秋風起,韭花香。9月11日,記者走進青島市即墨區靈山街道李前莊村的韭菜花種植基地看到,韭菜花長勢茂盛,一排排綠油油、整齊的韭菜在田間分布開來,一株株脆嫩的韭菜苔掩映在其中,散發出淡淡的清香味,沁人心脾。村民們正分布在田間有條不紊地進行采摘,呈現出一片忙碌的豐收景象。
放眼望去,那一簇簇的韭菜花開得飽滿而新鮮,白茫茫的,就像覆蓋著一層雪花,煞是好看,為秋季農村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在那成片的韭菜地里,往日一株株郁郁蔥蔥的韭菜開出一朵朵白色的小花,一簇一簇,清素雅致;那些未開的小花苞狀如雞心,米粒大的花骨朵躲在半透明的青衣里面,似窺簾少女般嬌羞可愛。微風吹過,白的小花和翠的細葉隨風搖曳,夾著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宛若一幅美麗的畫卷。
靈山街道李前莊村莊村韭菜種植基地,韭菜花長勢喜人,一茬接著一茬,如同雪花一般平整鋪展。清香四溢,沁人心脾。每天一大早,農戶們便來到田間,手腳麻利地采摘韭菜花,然后裝袋、拉運,村子里到處飄散著韭花濃郁的香味。
李前莊村韭菜基地采取“一年兩茬菜一季花”的種植銷售模式,保障村民一年四季可收獲、收入高。每年在韭菜除草、收割、捆綁、韭花采摘、韭菜籽翻曬等。農忙時節,還能為周邊村莊提供200多人的就業崗位。
李前莊村村民仲偉彬常年在韭菜種植基地打工,平均每天收入120元。“前些年忙時種莊稼閑時外出加打零工,整天沒日沒夜地忙活,一年下來也掙不了多少錢。自從村里種上了韭菜,我們每年到韭菜種植基地里打工,在家門口既能掙錢,還能照顧家人,比外出打工強多了。”“在家門口就把錢掙了,日子越過越美!”村民們由衷說道。一年四季,周圍村莊的200多名農民日復一日在韭菜種植專業基地的辛勤耕耘,收獲了帶著花香味的甜蜜富足幸福新生活。“現在我在韭菜花種植基地務工一個月能有3000塊錢,跟在去外地打工對比,生活花銷少了,還能照顧家里的老人和孩子,一舉多得。”村民張淑云笑呵呵地說。
“近年來,合作社找準發展道路,專業種植韭菜,平均每畝年收入可達3萬元。”李前莊村黨支部書記、韭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劉成奎告訴記者。劉成奎,一位土生土長的靈山人,這位“80后”身體健壯,精力充沛,頭腦聰穎。憑著他對韭菜種植的堅持,內心深處的那份濃濃桑梓情懷,激勵著他在家鄉的田野上耕耘出希望來。
該合作社目前種植韭菜1000余畝。當地土壤有機質豐富,地下水水質優良,韭菜種植過程不施農藥,使用有機肥、物理除蟲等方式精耕細作,成為當地村民增收致富的特色產業之一。
微風吹過,白的小花和翠的細葉隨風搖曳,夾著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宛若一幅美麗的畫卷。韭菜是李前莊村的支柱產業,近年來,該村創新思路,在六七月韭菜口感變差、價格低迷時,不再割韭菜,而是開始管護韭花,大約一個月后就可以進行銷售,因其營養豐富、香甜脆嫩、風味獨特,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深受當地百姓的喜愛。因此,韭菜花也成為了該村農民秋季增收的一項特色產業。
“我們基地的韭菜是露天無公害種植,韭菜花加工的韭花醬、韭菜籽酒等產品,吸引了青島、煙臺、濰坊等地的客戶前來購買,韭菜給村民帶來不錯的收入。”合作社理事長劉成奎高興地說,眼前的小韭花已成為當地群眾的“致富花”。
近年來,李前莊村通過發展特色農業種植,有效形成了“春有韭菜、秋有韭花”的特色農業四季循環種植格局。“現在進入了盛花期,今年長勢挺好,市場價格也不錯。”劉成奎說,韭菜花不僅好看而且味道鮮美,是當地人特別喜愛的一道美味菜,價格也高于韭菜。
“我打算融合二、三產業鏈,進行韭菜深加工,制作更多的韭菜花等系列附加產品,提高農副產品附加值,帶動更多鄉親共同致富。作為一名新農人,我決心扎根農村、獻身農業,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努力實現自己的創業夢想。”談起未來的發展,劉成奎信心滿滿。
(半島全媒體記者 孫兆慧 通訊員 張濤)
- 青島“喜人” ③白天是地鐵司機,晚上是脫口秀演員!小可用200多場脫口秀講青島“普通人”的故事
- 半島V視|“青島造”再添新成員!我國首列中國標準智能市域列車亮相,時速200公里服務京雄快線
- 能劃還要能跑,連比三天!200余名弄潮兒石老人賽艇
- 青島即墨:韭花飄香助農增收
- 2025東亞海洋博覽會落幕!達成合作意向200余項,實現交易額8000余萬元
- 青島故事|辭去鐵飯碗,回家賣海鮮!青島90后小伙一年銷售近200萬
- 解碼“小鎮冠軍”丨青島南村鎮:打造白色家電“第一鎮”,年產值超200億元
- “小開海”,本地小海鮮上鏈接了!瑯琊雙胞胎姐妹開播一小時,熱銷200多單
- 半島V視|突破200萬人次,全國第九!2025年青島機場國際地區旅客量提前創新高
- 全國第九!2025年青島機場國際地區旅客量已突破200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