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新潮500萬罰單背后:盈利15年從未分紅,深陷“宮斗”泥潭難自拔
一家賬面長期盈利的上市公司,為何連按時披露定期報告這種基本操作都難以完成?一張500萬元的罰單,揭開了*ST新潮(600777.SH)內部早已白熱化的“宮斗”大戲:原團隊拒不交接、新班子難以接管,圍繞海外資產控制權展開的爭奪愈發激烈,導致公司內部控制體系已然形同虛設。
近日,*ST新潮發布公告表示,收到山東證監局的《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因涉嫌未按期披露定期報告(2024年年度報告)一案,公司被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并處以300萬元罰款;時任董事長、總經理劉斌被警告,并處以120萬元罰款;時任董事、財務總監BingZhou被警告,并處以80萬元罰款。
這并不是*ST新潮第一次因信披問題受罰。公開資料顯示,*ST新潮曾在2020年因未及時按規定披露相關擔保事項、2022年因未及時披露信托擔保業務等重大事項,先后被立案調查并受到行政處罰。
*ST新潮的內控問題,遠不止信披違規那么簡單:公司不僅延遲兩月有余才披露2024年年度報告,其審計機構立信會計師事務所還對2024年年度報告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結論——這是繼2023年被當時的審計機構中興華會計師事務所出具否定意見的《內部控制審計報告》后,*ST新潮第二次被審計機構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結論。
深究*ST新潮2024年年報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結論的原因,與公司資產幾乎全部位于海外且對海外子公司的控制力不足有關。相關公告顯示,*ST新潮有多項有關海外資產的材料無法提供、未提供合理解釋與支持性文件,致使審計機構無法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以作為對財務報告發表審計意見的基礎。
值得注意的是,*ST新潮已有15年未進行分紅,這一問題同樣源于對海外子公司管理的不力。據悉,公司99%的資產、收入和利潤都放在海外,且通過復雜的合伙結構持有,使得在境內的上市公司主體近乎“空殼”。雖然公司賬面長期保持盈利,但利潤長期滯留海外,母公司層面可供分配利潤為負,導致*ST新潮無法實施分紅。
*ST新潮的內控困境并非一日之寒。除了對海外資產的控制力不足,公司長期的內部控制權爭斗也使內控問題雪上加霜。
盡管內蒙古伊泰煤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伊泰B股”)在5月份完成對*ST新潮的要約收購,成為公司新控股股東并通過臨時股東大會完成了董事會和監事會的換屆,但據公司公告表示,8 月13日,新一屆管理層代表接收了公司原北京辦公室,但原任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和其他關鍵崗位管理人員無一人到場配合,未與現任管理層進行工作交接。
連續多年的內控非標意見以及激烈的控制權爭奪,使公司面臨嚴峻挑戰。
目前,*ST新潮仍涉及多起海外訴訟,內部新舊管理層的控制權爭奪仍在持續,使公司未來充滿不確定性。疊加國際油價波動影響,公司2025年上半年營業收入同比下降8.85%,歸母凈利潤同比18.22%,盈利能力呈現波動下行趨勢。
而最緊迫的風險在于,*ST新潮已走在退市邊緣。據退市新規,若*ST新潮2025年度再被出具非無保留意見的審計結論,公司股票將面臨終止上市的風險。
針對公司新舊管理層的交接,以及后續改善公司治理、提升投資者回報等問題,風口財經致電*ST新潮,并向披露郵箱發送采訪函。接線工作人員表示,采訪事項及采訪函已向董秘上報,是否回復要看領導的決定與安排。截至發稿,*ST新潮未對上述問題做出回復。
(大眾新聞·風口財經記者 許耀文)
(本文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 “十四五”以來我國糧食產量邁上新臺階 人均占有量達500公斤
- 新聞特寫|距離海岸線僅15米!郵輪物資供應分秒即達
- 青島故事丨青島一姑娘開了家成人小飯桌,旺季一天賣出500份
- 今日辟謠(2025年9月15日)
- 2025年度山東省網絡安全工程專業初中級職稱考試9月15日起報名
- 2025中國企業500強發布,15家企業年營業收入超1萬億元
- 新增一個帶薪假,山東人也可以休!有地方最長可休15天!
- 9小時直飛莫斯科!青島機場聯合首都航空送福利,搭高鐵趕國際航班最高報銷500元
- 距岸線僅15米!全省首個郵輪直供公用型保稅倉庫在青開倉運營
- 半島叨叨丨15分鐘就能灼傷,幼兒誤吞造成終身殘疾!家里這種“小圓片”千萬要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