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故事丨青島一姑娘開了家成人小飯桌,旺季一天賣出500份
近幾年“小飯桌”文化盛行,從兒童小飯桌到成人小飯桌,方便、實惠有營養成了小飯桌的代名詞。25歲遼寧姑娘孟欣宇大學期間合作開過飯館,畢業后兼職端過盤子洗過碗、送過盒飯刷過樓,如今在李滄區開了家成人小飯桌,從堂食到外送,旺季時一天可以賣出500份,平均一個月近6萬元收入。“愿望簡簡單單,做干凈的菜、有營養的菜、最方便的菜。”孟欣宇說。
大學期間開快餐店
暑期剛過,結束了近兩個月快節奏的工作模式,孟欣宇稱自己終于松了口氣,凌晨兩三點起床,從李滄驅車半個小時到達城陽某農貿市場,買菜裝車,再將貨物搬回店里,卸貨、洗菜、切菜.....
采訪時孟欣宇摘下一次性手套,向記者展示自己的手。“你看,切菜切的,大拇指和食指中間都快結繭子了,不過切菜的速度還是不行,還是得練!”孟欣宇邊說邊笑起來。
2018年,遼寧姑娘孟欣宇在李滄某外貿學校讀書,課業不緊張時,她便有了創業賺點生活費的想法,于是找了位“志同道合”的老鄉合作,打算在學校附近開一家快餐店。
“省吃儉用自己攢了個點錢,和老鄉開了一家不到70平方米的快餐店,加上廚師一共三個人,送外賣做堂食,上學的時候不像現在時間這么多,只能挑空去做,從大二到畢業,兩年時間靠著賣盒飯賺了人生第一桶金,有十萬塊錢。”孟欣宇回憶。
端盤子、洗菜、刷樓
三年校園生活結束,報關專業出身的孟欣宇入職國企,找了份朝九晚五的穩定工作,于她而言,白領工作過于清閑,周六日的時間無處打發,于是孟欣宇決定,把快餐生意撿起來。
她告訴記者:“白天在公司上班,下班了我就找快餐店或者大飯店打工,小時工為主。洗盤子、端盤子、收銀、銷售我都能干,周六日沒事就找好幾家飯館談‘合作’,出去給他們跑業務,賺點提成。不論春夏秋冬,‘刷’居民樓、寫字樓,進洗車行、教輔機構,凡是需要吃飯的地方我都去,問問他們需不需要提供盒飯。”
打工生活堅持了近三年,孟欣宇成了業內小有名氣的業務員,一家快餐店的結構是什么、如何運營、客戶來源孟欣宇都已了如指掌。近幾年“小飯桌文化”盛行,兒童小飯桌走進教輔市場,葷素搭配、健康營養、家長省心,既然兒童小飯桌這么火熱,為什么不能開一家成人小飯桌呢?
成人小飯桌落地
去年秋季,在快餐界摸爬滾打幾年后,孟欣宇決定對標兒童小飯桌的餐標,開一家成人小飯桌。
“有很多人都說,小飯桌就是快餐,只是換了一個詞而已,其實還是有些許不同。首先在配菜上,要更注重營養搭配,所以在菜式組合上就講究盡量更豐富些。其次在形式上,還是以‘方便’為主,為那些不方便做飯不喜歡做飯的人群供餐。小餐桌也是有目標群體的,如果是朋友周末聚餐可能小飯桌并不是很合適,但是對于外來務工人員,或者外賣員、錯過飯點的就餐人群而言,小飯桌有它獨有的優勢。”孟欣宇解釋。
毗鄰諸多老居民樓,與辦公區距離較近,附近聚集超市、銀行、洗車鋪、教輔機構,孟欣宇租下了一處近150平方米的門頭,又當采購又當保潔,這家成人小飯桌在今年春季正式開業。
兩素11元、一葷兩素16元、兩葷兩素23元,粥湯免費,中午1點后、晚上7點后菜品8折出售,除了堂食,也有餐盒配送業務。“一共推出了A、B、C、D、E、F六種套餐,廚師經驗豐富,對于營養配餐有一定了解,所以主要由他負責,在這個過程中我也在學習如何做成人營養配餐。”孟欣宇說。
采訪過程中記者看到,截至當日下午2點,依舊有人進店吃飯,多數以單人為主,其中有附近工作的快遞員和沒吃早飯的外賣員。
“大多數都是自己來,匆匆來匆匆走,很多店這個點都已經休息了,如果沒啥特殊情況或者飯賣完了,我的店就多開一會,能讓他們吃上口熱乎飯,一般這個時間來了,也都能給他們打個折。”孟欣宇說。
凌晨兩點城陽進貨
據孟欣宇介紹:“不是特別忙的情況下通過供貨商訂菜,清晨來店收貨,打掃衛生,和廚師一起洗菜切菜,光切菜這個工作,我上午干一個小時,下午再干一小時,打包餐盒,安排人送餐,打飯、收銀,結束后再打掃衛生,淡季只有我和一個廚師在店,所以除了炒菜所有的雜活我都能做,每天一睜眼都是在打仗。”
今年剛開業就趕上了小飯桌的第一個旺季——暑期,學生和老師都需要吃飯,小飯桌的需求量大了,堂食和外送,一天能達到500份,配菜用量加大,孟欣宇凌晨2點起床,開車去城陽進貨。
“一周得有三四天半夜去買菜,剛開始對市場和貨品不熟悉,去了得選得挑談價格,因為只有自己,所以每次一二百斤的貨搬搬抬抬壓力比較大,到了店卸貨就用小三輪,進進出出拉上十幾趟。”孟欣宇說。
除了買菜搬貨,旺季時孟欣宇還得負責出貨配送的工作,餐盒打包完畢搬上車,輾轉幾處寫字樓和教輔機構,和司機一同卸餐,驅車回到店里接著忙活堂食,吃午飯時已經是下午兩三點鐘。
月收入能達到6萬
據她介紹:“旺季時會多找一個廚師,再雇幾個兼職,但是很多工作還是得親力親為,送完餐順便可以跑跑業務,打開地圖看看沿路有什么教輔機構,不忙的情況下可以找負責人了解一下是否有用餐需求,現在店里的穩定客源都是這么跑出來的,所以對我來說,地圖真是個好東西!”
不到半年時間,孟欣宇的小飯桌每個月平均入賬近6萬元,談起長遠規劃時她坦言自己是個隨遇而安的人,沒有太多的想法和期望。
“現在就是做好當下,做干凈菜、營養菜,在青島的成人小飯桌市場上,有自己的印記吧。“孟欣宇感慨。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田)
- 跟著“艦艇”游青島,青島文旅推出“艦艇開放日”主題線路
- 青島“喜人” ③白天是地鐵司機,晚上是脫口秀演員!小可用200多場脫口秀講青島“普通人”的故事
- 創新服務 青島銀行供應鏈金融創新再獲認可
- 青島故事|膠州九龍駐村掛職副書記高緒剛:躬身實干解民憂 扎根基層踐初心
- 青島故事丨青島造血干細胞捐獻量全省領先!世界骨髓捐獻者日將至,青島4.5萬志愿者待命,今年已完成43例捐獻
- 青島置景拍攝電影《731》,今日全球上映
- 青島故事丨鷗耶!“老朋友”提前回青島啦
- “青島01號古樹”521歲了,如今碩果累累!
- 青島“喜人”② 丨4年近20個場地300多場開放麥!青島蛤蜊喜劇社將參與第二屆里院喜劇節
- *ST新潮500萬罰單背后:盈利15年從未分紅,深陷“宮斗”泥潭難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