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提取近海淡水,全球缺水問題有解了?
由多國科學家組成的聯合研究團隊今年5月起提取大西洋的近海淡水進行研究,嘗試為全球缺水問題提供解決辦法。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17日報道,一艘載著科學家、工程人員和鉆井設備的船5月從美國東北部康涅狄格州出發,前往附近大西洋海域。研究人員在那里度過了三個月,以探索、提取、檢測蘊藏在近海的淡水資源。
早在幾十年前,就有科學家發現了當地近海蘊藏淡水資源。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科考團隊及海洋石油鉆探企業有時會意外在那里鉆探到淡水。2019年,美國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和哥倫比亞大學聯合宣布“驚人發現”:他們利用電磁波繪制出一張當地近海淡水分布圖。該圖顯示,這片淡水區域覆蓋面積廣闊,至少從馬薩諸塞州附近海域延伸至新澤西州附近海域。研究人員當時認為,這可能是“在全球范圍內發現的同類地質構造中規模最大的一個”。
上述發現引發了科學界巨大興趣:這些淡水來自何處?形成了多久?是否在持續補充?更重要的是,此類近海淡水能否為缺水的世界提供新的淡水資源?
美國特拉華大學地球科學教授霍利·邁克爾認為,這些淡水形成時間距今已經數千年,當時海平面遠低于現在,大陸架暴露在外。
參與今年5月科考項目的科學家利用鉆井設備,在近海約305至396米深的區域進行探測,以獲取沉積物和水樣。
研究人員發現,取自那里的水含鹽量遠低于海水,接近美國及國際機構所建議的飲用水含鹽量標準。目前,這些水樣已被送往實驗室檢測,以確定其中微生物種類以及飲用安全性。
項目負責人、科羅拉多礦業學院地球物理學教授布蘭登·杜根說,另一個有待解開的謎團是這些水的“年齡”——可能是200年,也可能2萬年。如果檢測結果顯示是“年輕水”,則表明該水源仍在得到補充;若是“古老水”,則意味著它是一種無法再生的有限資源。依照杜根說法,大約6個月后才能有答案。
此外,研究人員還將探索這些淡水的源頭,以便了解它們究竟是來自冰川融水還是雨水。相關研究有助于揭示這些水文系統如何隨時間演變。屆時,科學家可將這一認知應用到其他已發現近海淡水的地區。有證據表明,各大洲均存在近海淡水儲備。
杜根認為,如果一切進展順利,人類有望在約10年后開始開采近海淡水。
不過,依照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說法,即使這些淡水資源可以利用,如何利用也是一個難題。首先,將淡水從近海抽取上來并運輸到岸上需要消耗大量能源,成本將會非常高昂。其次,如何保證淡水在抽取和運輸的過程中不被其附近海水污染?若近海淡水層與陸地含水層連通,抽取近海淡水的行為還可能導致陸地含水層受污染。
邁克爾說,以現有水平,開發近海淡水資源成本高,且近海淡水儲量有限,保護利用好現有的陸地淡水資源仍是目前首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