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国偷精品免费看-97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色婷婷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沿著總書記的足跡看山東|牢記囑托,擘畫新質生產力壯美圖景

2025-09-18 17:25 大眾新聞閱讀 (5599) 掃描到手機

渤海之濱,齊魯大地,涌動著澎湃的創新動能。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考察時的重要指示,如強勁東風,為這片古老而充滿活力的土地標注了清晰航標——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變革,在深度融合中催生新質生產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山東立足優勢、積極作為,以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雙輪驅動,全鏈條推動科技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持續塑造經濟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將總書記的殷切期望轉化為壯闊實踐,彰顯出“走在前、挑大梁”的實干擔當。

融合發展:統籌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現代化產業體系是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內容,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是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其核心在于融合發展,關鍵在于統籌協調。山東深刻領會戰略意圖,以全局視野推進產業體系整體躍遷。

傳統產業“煥新”不止步。山東是傳統工業大省,傳統產業在工業體系中占比一度達到70%,龐大的工業家底并非包袱,而是轉型升級的沃土。山東強力推進“萬項技改、萬企轉型”,以數字技術、綠色技術賦能鋼鐵、化工、機械等支柱產業。萬華化學通過持續自主創新,突破高端化工新材料“卡脖子”技術,僅2024年就申請發明專利約1200件;勝利油田以科技創新驅動綠色低碳轉型,在東辛采油廠營13-斜152井場打造油田首個“光儲直柔”系統,實現“源網荷儲”一體化智慧供電。據了解,2024年6570個省級優選儲備工業領域設備更新重點項目完成投資4418億元,今年一季度1500個技改項目開工1311個,完成投資1440億元,投資完成率達到27%。千億級投入與政策聚焦,讓“老樹”持續綻放“新枝”。

新興產業“培壯”加速度,未來產業“謀遠”布新局。向“新”而行,更需前瞻眼光。山東瞄準前沿,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等全鏈條發展,完善無人機產業鏈“1+N”圖譜清單,壯大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協調建立未來產業投入增長機制,“長”出一批創新“名品”和應用“名景”。5月19日,谷神星一號海遙五運載火箭搭乘“東方航天港”號發射船,在黃海海域將4顆低軌數據采集衛星發射升空,至此已有93顆衛星在山東被成功送入軌道;在濟南,40輛氫能重卡和22輛氫能環衛車服務于城市建設與環保清潔,在青島港,氫能集卡、氫能軌道吊等設備在港口有序運行,“中國氫港”的整體輪廓日漸成形,在青銀高速高密服務區,餐廳、超市的供電與供暖均源自氫能等可再生能源……從基礎研究、技術突破到產業孵化的全鏈條培育體系,山東為贏得未來發展主動權埋下關鍵伏筆。

數實相融:點燃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全面釋放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融合效能,是助力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山東深諳此道,以“數”賦“實”,點燃增長新引擎。

“工賦山東”深耕產業沃土。全面落實《山東省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方案(2022-2025年)》《山東半島工業互聯網示范區建設規劃(2022-2025年)》等文件要求,加快推動工業互聯網發展走深向實,推動制造業全鏈條數字化智能化轉型,聚力打響“工賦山東”品牌。2024年,山東推進數字產業化“十大工程”和產業數字化“八大行動”,運用數字技術、綠色技術賦能產業升級,建成全國首個國家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青島、濰坊進入全國首批制造業新型技改城市試點。

數據要素激活價值潛能。山東積極探索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建設山東數據交易平臺,促進數據合規高效流通使用。在智慧農業、智慧港口、智慧能源等領域,數據驅動的精準決策、效率提升和模式創新層出不窮,釋放出巨大價值紅利。

基礎設施筑牢融合根基。建成并開通超過20萬個5G基站,建設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山東分中心,國家級“千兆城市”數量位居全國前列。強大的算力網絡與“山東算網”一體化布局,為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鋪設了堅實的高速通道。

因地制宜:新質生產力的齊魯實踐

發展新質生產力非千篇一律。山東立足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走特色化、差異化之路。

向海圖強。發揮依海而興優勢,大力發展海洋經濟新質生產力。聚焦高端海工裝備、海洋生物醫藥、智慧綠色港口、深遠海養殖,建設世界級港口群,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奏響新時代的“藍色牧歌”。

綠能澎湃。依托豐富風光資源和產業基礎,強力推進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作為全國首個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全球首列碳纖維地鐵列車投入商運,海陽核能供暖覆蓋百萬居民,“綠色生產力”蓬勃生長。2024年,全省清潔能源發電量增長17.8%,新能源裝機占比超煤電,單位GDP能耗下降4.2%,綠色產業產值突破1.2萬億元。    

沃野“新”耕。廣袤田野上播撒“新質”種子。強化農業科技創新,發展智慧農業、生物育種、功能食品。依托黃三角農高區建設國家鹽堿地綜合利用技術創新中心,開展鹽堿地綜合利用核心技術攻關,向鹽堿地要糧、要效益的“齊魯樣板”不斷升級,讓“新質生產力”在希望的田野上扎根生長。

風勁帆滿海天闊,奮楫潮頭逐浪高。接過高質量發展的考卷,山東正以只爭朝夕的緊迫感,在統籌推進傳統產業升級、新興產業壯大、未來產業布局中鍛造筋骨,在數實融合的浪潮中激發澎湃動能,在因地制宜的探索中彰顯地方智慧。每一次技術改造的轟鳴、每一行創新代碼的閃爍、每一片鹽堿地上的新綠,都匯聚成齊魯大地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磅礴力量。在這片孕育變革的熱土上,山東正以實干作答,以實績交卷,奮力書寫著中國式現代化山東實踐的壯麗篇章。


來源:大眾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