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小視頻領“免費奶粉”,寶媽掉進刷單陷阱,還打算寄出萬余元黃金……
剛生過娃的張女士閑來沒事刷小視頻,看到免費領奶粉的廣告,本想試試領兩盒,沒想到竟不知不覺掉進了刷單詐騙的陷阱。2025年9月11日傍晚,當民警趕到張女士家時,她正準備把價值10000余元的黃金按照所謂“客服”的要求寄出去,多虧城陽公安民警及時出現攔了下來。
聽過民警的規勸,當事人還是將信將疑,直到看過相似的電詐案例后,才追悔莫及。原來就在幾天前,張女士在某視頻平臺花費2.8元購買了一張“奶粉”卡,自稱按照提示操作就可以免費領兩桶大品牌的奶粉,家里的娃娃也正需要,于是就毫不猶豫地掃碼、登記,又下載了所謂的小程序,接著就有所謂的客服主動提供起服務。9月6日當天,張女士按照操作程序分別從微信支付28元、90元,當日即返利48元和120元。9月7日,三級任務又返回了480元,并順利地提了現,嘗到甜頭的張女士徹底把奶粉的事拋在了腦后,也就這樣一步步掉入了對方的圈套。當再次跟進任務向對方轉賬3000元,等到提現的步驟時突然卡了殼,對方以任務失敗為借口,讓張女士二次轉賬進行補救,并承諾這筆交易完成后返利會是原來的1.5倍,回想起來張女士自稱當時的想法就是“不能讓三千塊打了水漂”,于是又購買了指定小程序上10000元的商品,賬戶顯示錢款到賬并且按比例高額返了現,可依然提不出來。這時對方又提出了更過分的要求,張女士依然瞞著家里人,東拼西湊了一萬多塊,又全部買成了黃金。
當張女士再次登錄小程序,不能提現的賬戶余額依然掛在那里,可曾經主動熱情的客服卻消失不見。這時張女士才反應過來,自己一心想著的那一點點回報,騙子看上的是自己一次又一次投入的本金。
刷單套路:
1、引流。騙子大多會通過送禮物、參加免費活動、領折扣產品、帶你理財等手段為誘餌,通過掃二維碼下載APP繼而引導做刷單任務。
2、套現。起初予以小利,待受害人放松警惕后,再以升級、高額回報誘導更大額的投入。隨后就是操作錯誤、賬戶凍結,索要更多,騙子為規避打擊,還會向當事人索取黃金等貴重物品實行點對點送貨。
3、拉黑。直到受害人詐無可詐,或者突然警醒后,曾經服務熱情的騙子就會突然人間蒸發。
警方提醒:千萬不要貪圖便宜因小失大,切記墊資做任務的刷單都是詐騙。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洪智 通訊員 林寧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