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團遠赴深圳取真經(jīng),一把手帶隊沖鋒忙招商。3月25日~28日,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清憲率青島市黨政考察團在深圳考察學習,期間,王清憲明確指出,我們“學深圳、趕深圳”,就是要放大坐標找...
青島市委提出“學深圳、趕深圳”后,當?shù)孛襟w先行赴深圳取經(jīng)
青島市委提出“學深圳、趕深圳”的城市發(fā)展戰(zhàn)略后,青島市內(nèi)媒體近日先行赴深圳“取經(jīng)”。
日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注意到,3月22日,《半島都市報》用9個版作了主題為“印象深圳”的系列報道,目的是“希望能為青島建設(shè)開放、現(xiàn)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提供有益借鑒”。
《半島都市報》該報道透露,2019年初春,青島市委提出,圍繞建設(shè)開放、現(xiàn)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要精兵強將攻山頭,典型引路穩(wěn)陣地。要放大坐標,開闊視野,對標先進,“學深圳、趕深圳”,找準差距,列出清單,奮勇爭先。
全國兩會閉幕后,由4名骨干記者組成的《半島都市報》特派記者組奔赴深圳,深入采訪。期間,記者們進機關(guān)、入企業(yè)、探窗口、走基層、聽民聲,聚力尋找深圳改革開放的生動實踐、快速發(fā)展的寶貴經(jīng)驗、保值增值的靚麗名片,并最終形成了“印象深圳”的系列報道。
《半島都市報》上述報道還透露,圍繞要學深圳什么,深圳有哪些亮點需要青島查找不足迎頭趕上等問題,2月22日,該報編輯部專門召開專題策劃會,并擬定了前期通過全國兩會對接住深代表委員,后期前往深圳實地探訪的具體實施方案。
《半島都市報》的上述報道并非孤例,作為青島市委黨報的青島日報社近日也派出了最強陣容,推出了《學深圳 趕深圳——“開放、現(xiàn)代、活力、時尚”視野中的深圳》系列報道。
3月18日,《青島日報》在該系列報道開篇語中說,學深圳、趕深圳,需要青島整座城市迅速拿出時不我待的精神狀態(tài)和雷厲風行的措施行動。為了近距離學習深圳的好經(jīng)驗、新做法,青島日報社派出由青島日報、青島晚報、青島早報、青島新聞網(wǎng)組成的全媒體聯(lián)合報道組遠赴鵬城,深入解碼這座“不同凡響”的城市。
該系列報道開篇語還分析道,學深圳、趕深圳,首先要澄清認識上的一個誤區(qū):學一學還可以,趕是趕不上的。如果單從經(jīng)濟總量來看,青島和深圳的確不在一個“量級”上。這是事實,卻不是事實的全部。
青島與深圳,一北一南,一個身處黃海之濱,一個位于南海之畔;一個是山東的龍頭,一個是身處廣東的全國第一個經(jīng)濟特區(qū),二者對于各自所在區(qū)域的作用舉足輕重。青島與深圳同為沿海開放城市、計劃單列城市、副省級城市,直到今天,在外貿(mào)、利用外資等多項數(shù)據(jù)統(tǒng)計中,兩地仍然“同列同行”,始終是我國對外開放的重要陣地。
與深圳相比,青島幅員遼闊、資源豐富,有發(fā)展縱深,輾轉(zhuǎn)騰挪的空間亦大。誠然,在很多領(lǐng)域青島與深圳還存在較大差距,但這不是“不敢趕”的理由。
該系列報道開篇語稱,“學深圳、趕深圳,還要破除行動上的一個束縛:以為趕不上就不趕了。不準備趕,學就失去了意義。越是差距大,才越需要趕?!?/p>
該系列報道開篇語最后總結(jié):趕并不是一蹴而就、一學就趕上,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能不能趕上,還要看我們的勇氣和努力。而且在趕的過程中,縮小與標兵的差距,或者說就是保持與標兵的現(xiàn)有差距,也是學的目的、趕的成效。如果不真學、不敢趕,那最終的結(jié)果就是差距的進一步拉大。
3月18日起,《青島日報》陸續(xù)刊發(fā)了《學深圳 趕深圳——“開放、現(xiàn)代、活力、時尚”視野中的深圳》系列報道。
澎湃新聞記者 張家然
- 亞洲皮劃艇盛會首次登陸青島
- 青島故事|今年已完成43例捐獻!世界骨髓捐獻者日將至,青島4.5萬志愿者待命
- 跟著“艦艇”游青島,青島文旅推出“艦艇開放日”主題線路
- 青島“喜人” ③白天是地鐵司機,晚上是脫口秀演員!小可用200多場脫口秀講青島“普通人”的故事
- 平安人壽青島分公司鄉(xiāng)村行:風險提示送上門 金融知識護安全
- 保障金融權(quán)益 助力美好生活 太平人壽青島分公司參加“2025青島金融教育宣傳周” 啟動儀式
- 合眾人壽青島分公司金融教育宣傳周活動正式啟動
- 創(chuàng)新服務(wù) 青島銀行供應(yīng)鏈金融創(chuàng)新再獲認可
- 青島故事|膠州九龍駐村掛職副書記高緒剛:躬身實干解民憂 扎根基層踐初心
- 青島故事丨青島造血干細胞捐獻量全省領(lǐng)先!世界骨髓捐獻者日將至,青島4.5萬志愿者待命,今年已完成43例捐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