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中國節·中秋,中秋延續“網絡中國節·端午”國學古韻風格,以“思念”為主題,“思人·思家·思國” 為主線,再次為網友們帶來一餐網絡文化的饕餮“盛宴”。
我們在家中團圓,護航官兵在海上這樣過中秋
半島記者 劉笑笑 通訊員 李銀川 王冠彪
夜幕下,戰艦駛過浪花飛濺;艦艇上,官兵同樂歡聲如潮。
亞丁灣當地時間9月13日晚,為慶祝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海軍第33批護航編隊利用執行任務間隙,隆重舉行了一系列文化活動。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無論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贊歌……”護航編隊指揮艦西寧艦水兵餐廳,一場以“放歌新時代 護航好聲音”為主題的歌曲比賽,在悠揚的曲調中拉開帷幕,10名艦員相繼登臺獻唱,參賽選手自定曲目,評委組現場打分,點評并評選出優勝選手,比賽中間還穿插幸運抽獎、擊鼓傳花等互動游戲,官兵們在歡樂祥和的氣氛中度過了一個難忘的中秋佳節。
浪鼓壯志,歌傳豪情。在護航編隊濰坊艦上,一首《生日快樂歌》傳遍了全艦的每個角落。艦員們將中秋佳節與大洋集體生日會結合起來,為9月份過生日的18名官兵舉辦了溫馨的生日會。濰坊艦航海部門操舵兵帥媛是此次過生日官兵中唯一的女兵,這也是她第一次執行護航任務。收到艦上精心制作,印有指揮員簽名祝福的生日賀卡,吃著“長壽面”、大蛋糕,帥媛高興得合不攏嘴,前兩天大風浪航行帶來的身體不適也“煙消云散”了。
特戰隊員吉木布千是一名彝族小伙兒,作為第二次參加護航的“老兵”,他高興地表示:“每逢佳節倍思親,雖然也有些想家,但有著這么多戰友們的陪伴和祝福,我們干起工作來更有動力了!”生日會后,艦員們又聚在士兵餐廳,觀看艦上提前錄制好的央視“中秋晚會”,此時,一段段出航前早已精心錄制的“親情視頻”突然插播進來,收到遠在重洋之外家人的祝福,幸福洋溢著官兵們的笑臉。
護航任務雖然艱苦,但官兵們始終保持著以苦為樂、樂觀昂揚的精神狀態。在護航編隊可可西里湖艦上,艦員們正忙著一起包月餅,五仁餡兒、豆沙餡兒、紅棗餡兒……大家紛紛“大顯身手”,不一會兒,新鮮出爐的月餅分發到每一名艦員的手上,大家紛紛評選起最佳口味、最佳色澤、最佳造型來,不時傳出歡笑聲。
據護航編隊政工組組長武振江介紹,為進一步豐富官兵文化生活,滿足官兵精神需求,他們相繼開通親情電話、“流動圖書館”等,讓官兵在任務間隙充分放松身心、更好地投入護航任務。
皎月如鏡印初心,一家不圓萬家圓。西寧艦機電部門電機班長劉銀凱在編隊航渡途中接到兒子出生的消息,當他通過親情連線第一次看到襁褓中的兒子,高興和激動的心情難以言表。劉銀凱告訴記者,家人的理解、囑托和期盼,讓他更加認清了肩上的使命和責任,在后續護航過程中,他將認真履職盡責,保障好艦艇的用電需求,確保任務圓滿完成。
過節不忘戰備,歡慶未松警戒。盡管護航編隊各艦甲板、餐廳和活動室變成了歡樂的海洋,但幾名全副武裝的特戰隊員卻堅守在耳橋處,隱身在黑暗中,始終面朝大海,密切注視著海面的動靜。在各艦駕駛室、海圖室、報房、機艙內,當更值班的官兵們依然堅守崗位、精心操作,用心守護著艦艇的航行安全,以實際行動踐行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護航中國,奮斗有我”的錚錚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