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5日上午,大眾報業集團“高質量發展看淄博”大型采訪活動開啟。大眾報業集團旗下15家媒體19名記者深入基層、深入一線采訪,用文字、照片、視頻等不同方式,把淄博的發展成果進行全方...
高質量發展看淄博之鄉村振興篇丨鎮書記為獼猴桃代言 全域融合發展的振興源泉
半島全媒體記者 崔璞 鄭成海
“我們源泉是獼猴桃名鎮,博山獼猴桃就是有點甜,歡迎大家來吃來玩來旅游,歡迎大家來支持我們的鄉村振興。”淄博市博山區委常委、區委辦公室主任、源泉鎮黨委書記王沖為獼猴桃代言。8月27日,“高質量發展看淄博”大眾報業集團融媒體采訪團來到這里尋找鄉村振興力量之源泉。
淄博市博山區委常委、區委辦公室主任、源泉鎮黨委書記王沖
笑在臉上樂在心里
在淄博,有個鎮可以說稱得上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這就是國家級產業強鎮——源泉鎮,這里還是原博山縣委縣政府所在地、縣委書記的好榜樣——焦裕祿同志的故鄉。近年來,該鎮立足自然生態優勢,提升服務水平,營造發展環境,著力培育壯大以獼猴桃種植業為主的特色農業以及鄉村旅游發展的產業體系,構建了“一果先行,諸業并進”的發展局面,形成全鎮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和發展平臺。
“幾年前種了20畝獼猴桃,現在正是豐收的季節,政府和協會幫我們出謀劃策,尋找銷路,我對未來充滿信心,”源泉獼盛家庭農場經理竇玉亮看著碩果累累笑在臉上樂在心里。
源泉獼盛家庭農場經理竇玉亮
博山區源泉鎮從2008年開始大力發展獼猴桃產業,通過加大對土地流轉支持力度和農業綜合開發改善田間道路及水利設施,獼猴桃每年面積不斷擴大。到2020年,全鎮獼猴桃沿淄河兩岸種植規模達到20000畝,因為獼猴桃今年遇上嚴重倒春寒災害,部分地域造成絕產和減產。預計今年產量達到3000余萬斤,實現銷售收入1.5億元,戶均可增收2萬元,帶動全鎮900多戶貧困戶脫貧致富。這里現在已發展成為江北地區最大的獼猴桃種植基地。
源泉鎮位于山東省第四高山“魯山”北麓、淄河上游,全鎮總面積84平方公里,人口3.7萬,轄28個行政村,是國家級生態鄉鎮、全國“一村一品”示范鎮、山東省獼猴桃名鎮,淄博市水資源保護地。
“全鎮現有農業產業化企業9家,獼猴桃專業合作社42家,其中國家級示范社1個,省級示范社1個,市級示范社4個,家庭農場50個,其中省級家庭農場1個,市級家庭農場3個;8個企業、合作社獲得綠色食品認證。”從國外回來創業的博山獼猴桃產業協會會長王海碩表示。
博山獼猴桃產業協會會長王海碩
據了解,在源泉鎮,山東源泉隆發生態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獼猴桃基地評為省級經濟林示范園區,產品在北京世博會果品大賽中獲得銀獎,第十六屆林交會獲得金獎。福祿山合作社產品在河南鄭州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獲得金獎。省級示范合作社保益獼猴桃種植專業合作社三色獼猴桃基地被評為省級循環農業示范點基地,先后被評為市級標準化生產基地、連續2屆獲評“都市農業示范園區”,源泉獼猴桃已經成為全鎮鄉村振興戰略的支柱產業。
獼猴桃產業特在哪
如何做好推動特色產業發展,夯實鄉村振興基礎?
“我們獼猴桃特色產業發展主要包括,科技管理水平趕超領先,標準化生產促進產業健康發展,提升產業化園區科技水平和產品質量,品牌化打造引導產業提檔升級,完善基地配套設施提高服務水平。”王沖告訴記者。
據介紹,該鎮與區農業農村局共同承辦首屆淄博市獼猴桃產業發展論壇,邀請多名知名專家學者來博山培訓授課,先后8次組織企業、合作社共200余人到國內陜西四川河南、國外新西蘭韓國等地考察學習獼猴桃產業,并和3家研究院所建立了研發合作關系,積極參與國內外獼猴桃產業活動,組織轄區內3家獼猴桃專業合作社赴陜西眉縣參加世界獼猴桃大會,產品多次獲得優秀獎。
源泉鎮堅持獼猴桃管理技術科技創新,首創國內獼猴桃園內生草、水肥一體化、塔形架、增加授粉樹、增施有機肥五配套循環農業管理技術,得到果農和有關部門認可和推廣,每年平均組織培訓辦10余次,年培訓3000余人次,充分利用新媒體,傳播新技術,在全鎮17個獼猴桃專業村建立獼猴桃產業交流群和技術交流群,通過推廣五配套循環農業管理技術,有力提升了源泉獼猴桃科技管理水平。
源泉鎮和省綠色食品博覽會制定了山東省綠色食品認證獼猴桃標準化技術操作規程,規范種植戶按照標準化生產,完善監督管理體系,建成了綠色獼猴桃自律性檢測室和獼猴桃研發中心兩大檢測機構,建立了農產品生產監管、農業化學投入品控制、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三大質量管理體系,獼猴桃生產標準化建設工作不斷推進。鎮上成立了鎮級特色農業發展辦公室,組織農安員開展嚴禁早采等農產品安全宣傳檢查活動,年農殘檢測獼猴桃樣品600多個,確保了農產品安全。
源泉鎮狠抓“雙招雙引”,引進了外資企業山東源泉隆發科技有限公司,建設300畝高標準智能化生態循環獼猴桃農業園區,建成智慧農業生態循環創新園區,引領傳統農業向智慧農業轉型發展。注重典型帶動,舜豐農業先后完成省級一二三產業融合項目和省級2000畝水肥一體化項目。
強化科技支撐,完成500畝智能化水肥一體化園區提升建設,建設標準化水肥一體化示范園區10個,帶動源泉鎮水肥一體化面積3600畝,每年節約成本360萬元,逐步實現獼猴桃產業新舊動能轉換。激發村級活力,南南、岱北等產業村有機綠色農業園區先后納入美麗鄉村建設、農業綜合開發、水肥一體化、省級科技園區、科技創新示范等產業項目,今年該鎮爭取成為國家級農業產業強鎮,財政補貼1000萬元助推隆發公司,舜豐公司,福祿山合作社進行智慧農業園區,冷鏈物流包裝分選,深加工開發等項目,有力提升了該鎮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實現了鄉村集體和新型農民組織發展壯大。
政府搭臺企業唱戲
源泉鎮強化品牌意識,成功舉辦了七屆獼猴桃采摘節,實現了由政府主辦過渡到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的共同發展好勢頭。該鎮先后舉辦國家級、省級現場會六次,“博山獼猴桃就是有點甜”唱響省內外,產業品牌化效應日益凸顯;加大宣傳推介,聯合博山獼猴桃協會到北京、上海、南京等大城市開展產品宣傳推介,積極參加全國性獼猴桃專場宣傳推介會,在市政府在上海舉辦的知名農產品公用品牌推介大會上,山東隆發公司和上海知己選優電商有限公司簽訂收購合作協議,博山獼猴桃品牌更加響亮;碧芳廷合作社與順豐小當家、淄博奇遇電商與京東生活館開展電商合作,多個合作社、家庭農場通過超級名片、抖音、快手、西瓜視頻實現網上平臺網上直播獼猴桃。
“我們的獼猴桃產品實現了電商銷售30、采摘40%、采購商30%的多渠道銷售模式,產品成功打入北京、上海、南京、杭州、沈陽等大城市。”王海碩說。
源泉鎮黨委、政府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積極爭取各項惠農項目,從發展獼猴桃產業開始連續爭取高標準良田治理項目,共4次對全鎮近3萬畝土地進行了基礎設施改造提升項目。2019年0.9萬畝高標準良田治理項目順利竣工,共新建蓄水池10座,埋設灌溉管網41公里,新建提水泵站1座,新建生產路9.8公里,新建塘壩1座,新打機井2眼,維修6眼。
2020年又審核通過繼續實施7個村1.18萬畝高標準良田建設項目。通過高標準良田等各項惠民藏田項目,全力提升了獼猴桃產區田間道路,水利管網建設,為發展獼猴桃產業打下最好的基礎。近年來,沿淄河兩岸,仲臨路兩側建成全長4公里、寬10米雙向四車道的獼猴桃基地環路工程和全長16公里、寬2米的采摘步行路,建成大中型停車場13處,極大地拓展獼猴桃產業發展空間,提升了獼猴桃特色旅游產業鎮整體形象。
“獼猴桃+”未來可期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深挖獼猴桃產業發展內涵,助推鄉村產業升級,一是以質取勝,加強科技研發,二是內涵發展,提升品牌價值,三是“獼猴桃+”,未來大有可期。”王沖充滿信心對記者說。
圍繞科技創新,源泉加大獼猴桃科技管理水平提升,重點鼓勵支持隆發、舜豐、相甜連、福祿山、保益等20個生態循環農業示范園區,以帶動全鎮獼猴桃科技創新水平快速發展。該鎮將繼續強化與陜西省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獼猴桃試驗站、陜西省渭南果業研究院、中國濟南果蔬研究院等院校的合作,加快儲存保鮮、深加工產品技術轉化利用速度,大面積推廣五配套生態循環農業技術。
該鎮制定提升獼猴桃標準化生產技術操作規程,將標準化生產要素貫穿于獼猴桃種植、管理、銷售的全過程,為產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該鎮依靠國家級農業產業強鎮和市級農業產業園區等財政支持項目,積極搭建農業龍頭企業與科研院所產學研合作平臺,推動獼猴桃產業健康穩定發展。
注重農業品牌化建設,源泉提升省級知名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影響力。農產品緊緊圍繞“擴規模、提品質、樹品牌、拓市場、保安全”的發展思路,加快獼猴桃產業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進程,將博山獼猴桃打造成遠近聞名的特色農業品牌。今年通過舉辦獼猴桃旅游采摘節和網上獼猴桃采摘節等活動,進一步擴大源泉獼猴桃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加大市場開拓力度,擴大博山獼猴桃產業協會規模,吸收全市優秀團隊,積極組織獼猴桃合作社和種植大戶到北京、上海、南京、濟南、青島等地進行宣傳和品牌推介,共同合作闖市場,不斷擴大源泉獼猴桃的知名度和品牌價值。
源泉圍繞獼猴桃產業優勢,著力做好獼猴桃研發中心建設,大力實施“獼猴桃+ 電商、“獼猴桃+科研平臺+專業人才引進+人才培訓”的產業發展模式、“獼猴桃+紅色基因文化小鎮”的發展模式,進一步拓展獼猴桃產業發展功能,促進新品種培育、管理技術改進和推廣、標準化生產制定、延伸產品附加值等工作開展。
“制定獼猴桃產業人才培訓計劃,為引進和培育農業實用技術人才奠定基礎。加快文旅融合步伐,配合獼猴桃等特色產業發展,融入以皮峪、珍珠峪高端民宿打造和以焦裕祿精神為核心的紅色基因文化小鎮建設,形成全域融合發展新局面。”王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