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国偷精品免费看-97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色婷婷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紅茶壺漫評?|出游以“禮”自律,清明更加“清明”

2021-04-04 13:01 大眾報業·半島新聞閱讀 (1078239) 掃描到手機

清明斷雪,谷雨斷霜。清明時節,春回大地,天清氣明,草木萌動。二十四節氣里,清明既是農事節氣又是文化的節日,對自然的親近、對先人的緬懷融合在一起,體現了我們中國人對天人合一、千年一脈的追求。

古今同此時,山水共清明。既是踏青季節,又是祭掃季節,清明時分我們走近自然,體驗青山隱隱、綠水悠悠的詩情畫意,感悟先人“托體同山阿”的物我一體。

隨著國民素質的提高,文明旅游已成為廣大游客的共識。珍惜生態環境,維護公共衛生,遵守公共秩序,愛護公物文物,出門問禁,入鄉隨俗……這些旅游禮儀規范被普遍遵守。但是,游客中總有“害群之馬”:或隨地吐痰、亂扔垃圾,或攀折花草名木、涂刻建筑古跡,或爭座插隊、橫行霸道,更有甚者稍不順心就破口大罵,揮拳相向。

這些行徑與旅游的本質背道而馳。古人云“清風明月不用一錢買”,現代旅游產品同樣具有公共屬性,無論是免費還是收費,基本都不排他。因此,游客失禮甚至無禮的行為,就是越界侵害他人權利。“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只有具備審美意識的人類,才會驚嘆于自然奇觀,感慨于歷史遺產。文明愈進步則旅游愈發達,相形之下,無禮之舉愈發顯得格格不入。

在人人都有攝像機、人人都有麥克風的當下,游客不文明的行為每每引發公眾強烈不滿,無禮游客極易“被網紅”。同時,旅游主管部門實施的黑名單制度也讓“惡客”無所遁形。這些都是文明旅游所必需的外部約束,但要消除不文明現象,關鍵還在于每一名游客以“禮”自律。

禮儀是人際交往的行為規范,而旅游中有著大量的人際交往。“敬人者,人恒敬之”,對他人多一分謙讓,他人也會回報一分尊敬,若自我膨脹一分,自然也會被他人小看幾分。“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游客有禮的言行舉止理應成為靚麗的風景線。

文字來源:新華時評

來源:大眾報業·半島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