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民們在進行出海前最后的準備工作。
本報訊(記者 劉振 通訊員姜昕) 9月1日中午12時,為期3個月的休漁期結束。記者在
膠州市營海碼頭看到,部分漁船已經開始揚帆出海,也有不少漁民還在碼頭上做著最后的準備工作 ,期待著出海的第一網能夠有一個好收成。
“3個月的休漁期終于要結束了 ,休息了那么長時間,可盼到開海了 ,我們前幾天就已經和其他漁民一起提前來到碼頭補網織網 ,將漁具整理入庫,加冰、加水、加鹽,還對漁船螺旋槳、發動機等加緊整修,為船體修補上漆 ,在碼頭內試船,做著出海前的準備工作 ,一會出海時間一到,我們的漁船就將離港出海。”漁民趙先生向記者說道。
9月1日中午12時許,記者在營海碼頭聽到漁船的發動機聲轟轟作響,已經有不少漁船開始離港出海,進行休漁期后的第一次作業。漁民孫先生告訴記者,他有一艘420馬力的鋼皮漁船,已經做了1個多月的準備工作了 ,現在正在做著最后的準備工作 ,但他們現在還不著急出海,稍微等一會兒出海,“我們已經加滿了柴油,預計能用一二十天,第一次出海預計兩三天后再回港,現在還不知道今年的第一網的收成能怎樣,不過準備工作已經做足,我們有信心滿載而歸。”
記者看到,開海時在忙碌準備的不只是漁民,還有
漁業工作人員,在漁政漁港監督管理站里記者看到,十幾名漁民在辦理漁船進出港簽證。“今年大約有300多艘漁船準備出海,為了保證漁民海上作業的安全,我們從規范漁船、漁港及從事漁業生產人員的管理入手,不斷完善漁業安全監管措施,并且定期舉辦船員安全生產培訓班,加強漁民們的技能培訓力度,確保漁民掌握生產、航行、緊急避險、應急救援等技能。”
據了解,今年漁政漁港監督管理站創新管理方法,建立起電子和紙質全套檔案,從船員的詳細家庭住址、身份證復印件、船員許可證到國內漁業船舶檢驗證書、所有權證書、捕撈許可證、等級證書等全部詳細記錄在案,加強了基層基礎信息的摸排,實現了漁船、漁民的有效管理,全面落實了開海后的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在開海前還對全市近300多艘漁船進行了檢驗,突出漁船的適航性,消防救生設施配備、船員培訓持證上崗等方面,進行登船逐項檢查,確保漁民安安全全出海平平安安回來。”漁政漁港監督管理站的工作人員說道。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孫瑤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