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路上玩
微信,下班后在被窩里摸黑玩微信,26歲的青年小李發現自己的眼睛最近老是“閃光”,5月25日上午,他來到青島眼科醫院檢查發現,他的左眼
視網膜脫落。據介紹,視網膜脫落是中老年人易患的眼病,但隨著電子產品的盛行,近幾年出現年輕化的趨勢。醫生稱,長時間盯著手機屏 ,特別是在黑暗的夜里,對眼睛的損傷尤為嚴重。
過度玩微信,視網膜脫落 據介紹,小李今年26歲,在市南區一家公司擔任主管,他談了一個女朋友,并準備在今年12月份結婚,平時,小李和女友用微信溝通,近期他感覺眼睛不舒服,總是“閃光”,來到了青島眼科醫院。眼底病科醫生給他檢查時發現,小李左眼視網膜脫落。
這么年輕視網膜怎么會脫落呢?醫生了解小李用眼習慣時,小李說:“我上下班和回到家就拿著手機和女朋友聊微信,晚上家人都休息了,我就關燈玩微信,幾乎每天都是如此。近期我感覺眼睛干澀,經常滴眼藥水來濕潤眼睛,后來發現視力一天天在下降,眼睛看東西開始模糊,心想可能是每天玩手機和電腦累的,多休息休息就好了。可我的左眼經常出現‘閃光’。”
“你的視網膜脫落跟長時間看手機有關。”醫生說,小李左眼視網膜脫落,需要做手術才能夠恢復視力。
因玩手機患眼病的人不少 “視網膜脫落是中老年人易患的眼病,但是隨著電子產品的盛行,近幾年出現年輕化的趨勢。”青島眼科醫院眼底病科副主任醫師于濱博士說,視網膜脫離是一種較嚴重的常見致盲性眼病,視網膜是眼球壁最內層的一層薄膜,正因為有它,眼睛才能看東西,通過視網膜來接受外界的光信息,并將它傳到大腦。長時間玩手機容易導致視疲勞,眼睛會有酸、痛、流淚、視力模糊、充血的癥狀,嚴重的還會導致頭暈、頭痛;長時間玩手機對視網膜也會有刺激,從而帶來視網膜損傷。
“從我們眼科日常就診情況來看,因為長時間玩手機而引發視疲勞、干眼癥的患者不在少數。”于濱說,長時間玩手機眨眼睛次數少,角膜會發干,進而會引起結膜炎、角膜炎等一些常見的炎癥。因此,愛玩手機的人切勿目不轉睛地盯著手機,要注意讓眼睛處于放松狀態。如果眼睛的肌肉長時間處于緊張狀態,勢必會傷害眼睛。由于手機發出的光比較強,因此在晚上,開燈看手機肯定比不開燈要好。
玩手機半小時要休息一會 記者采訪時看到,許多青少年雖然已經患上眼疾前來看醫生,在等待就診時不少市民拿著手機玩。于濱說,長時間玩手機對于青少年的影響,現在青少年特別依賴手機游戲,而且多是連續作戰,很多時候不聽家長勸阻。本身青少年的顱骨、骨膜、耳膜都比較薄,所以他們對于微波的抗輻射能力要比成年人差。手機屏幕是點狀閃動的,長時間、近距離玩手機容易造成睫狀體痙攣,還會引發近視、內斜視,正常情況下,人在看近距離的東西時瞳孔應該縮小,但黑天時人的瞳孔會放大,這樣就與生理要求相反,所以摸黑看手機眼睛更容易疲勞。
對此,于濱說,出于對視力的保護,市民玩手機要有節制,建議連續玩手機半個小時左右要適當休息,讓眼睛放松。青少年最好在光線柔和的情況下玩手機上的微信或游戲。玩手機的時候眼睛要適當往遠處看一看,做做眼保健操,高度近視者應定期到專科醫院進行散瞳查眼底。
其次,要從日常生活方式上防止視網膜脫離,一定要謹慎“用勁兒”,比如年輕人搬東西要量力而行。另外,中老年人到超市買東西,也別拎得太沉。記者 韋麗麗 通訊員 郭振
■相關鏈接
浙江醫務人員拿自己孩子做實驗
玩10分鐘手機等于看30分鐘電視 現在孩子的視力確實越來越差了。很多家長把這歸咎于電子產品,浙江省眼科醫院三位醫務人員,他們拿自己的孩子做了一次實驗。在4天時間里,眼科醫生們分別讓3位孩子使用 、觀看iPhone、iPad、42寸液晶電視和投影儀,通過對比孩子的屈光度、淚膜破裂時間和一分鐘眨眼次數的前后變化,來判斷它們對孩子視力的傷害程度。實驗對3位孩子視力產生的變化是短暫的,驗光時出現臨時性的近視度數也是一個可逆過程,通過一段時間緩解可以完全恢復到正常,對孩子眼睛絕對安全。
在4天時間里,三位小朋友每天使用一種電子產品20分鐘——在iPhone和iPad上,選擇自己最喜愛的游戲;在電視和投影儀上,看自己最喜歡的動畫片。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孩子最大程度地專注于這些電子產品的屏幕上。
從實驗數據看,iPhone、iPad對孩子視力屈光度影響遠大于電視、投影儀——最明顯的就是玩了20分鐘 iPhone手機后,右眼視力下降到假性近視100度的水平。很明顯,iPhone和 iPad對孩子視力的破壞力,要遠高于電視和投影儀。
結合臨床和這次實驗,一般情況下,孩子看手機十分鐘的眼球疲勞程度,相當于看電視30分鐘。
據《都市快報》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