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平度市2015年在城鄉建設和改善人民生活方面將重點辦好的9件實事面向社會公開,9件實事涉及到公共設施、教育、就業、醫保、困難補助及危房改造等諸多民生問題。其中,“實施農村體育健身設施建設工程,滿足農村居民健身需求”這件將辦實事因“排名第一”而備受城鄉居民關注。
關注全民健身,完善公共設施 據了解,2015年9件市辦實事出爐之后,不少市民將目光鎖定在第一件實事,“實施農村體育健身設施建設工程,滿足農村居民健身需求”。2015年,平度市將在800個具備安裝場地且未安裝健身路徑的行政村,每村安裝1套健身設施,進一步豐富農村居民體育生活,提升農村居民健康素質。同時,實施陽光220kV輸變電工程,主要包括變電站及 進出線路 建設,安裝2臺240MVA有載調壓變壓器、220kV線路4回、110kV出線4回、35kV出線6回,不斷提高社會用電保障能力。
與此同時,實施小泥河污染治理工程,對排水進入小泥河的香江路、長江路、貴州路、小泥河至陽光大道等17處排水管道進行雨污分流、截流改造,增加和完善雨污分流管道;將沿線企事業單位、村居的污水直排口全部接入污水收集系統,進入市政污水管網,逐步改善河道水質。
據了解,今年,平度市還將繼續實施道路改造工程,提升道路安全暢通水平。實施省道220平日線平度段大修工程,對全長約27.31公里的省道220平日線平度段(西外環與南外環交點至平度高密界)實施大修工程;并開展農村公路安保工程,對同大路、大灰路、青官路、北紀路、崔馬路、園張路等103.128公里的道路,增設交通標志、交通標線、里程碑、百米樁、警示樁、道口標柱等安保設施。
除此之外,繼續推進危橋改造加固工程。對白沙河高家營橋、蓼蘭鎮排灌溝橋、云山鎮柳行橋、店子鎮南盛家橋等4座橋涵實施拆除重建;對鳳臺街道南于家村橋、李園街道李家河套澤河橋、東閣街道水石埠橋、古峴鎮干渠橋等20座橋涵進行維修加固,鋪筑橋面、設置防撞欄桿。
關注學校建設,完善教育設施 據了解,在2015年平度市將重點辦好的9件實事中,平度市將繼續實施學校建設提升工程,提高教育設施水平。實施農村中小學危舊校舍改造工程,對32所校安工程遺留學校實施校舍、道路、運動場、給排水、取暖等改造工程,全面提升學校基本辦學條件。
同時,推進中小學標準化食堂建設工程,對該市50所中小學校內食堂進行改擴建、設施配備和文化提升,建成青島市標準化食堂。并加強幼兒園標準化建設工程,按照省定基本辦園條件標準,新建、改擴建獨立幼兒園50處。
關注醫保統籌,實現城鄉發展 據了解,就業和醫保是大多數城鄉居民最為關注的兩大民生問題。2015年,平度市將繼續加大社會保險補貼、創業補貼、小額擔保貸款等政策扶持力度,新增城鄉就業2.1萬人,將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5%以內。除此之外,不斷完善食品藥品安全檢測體系,提高居民醫療保障和飲食用藥安全水平。全市安排5400批次定性定量檢測,4萬次食品安全速檢,建立裝備一個食品安全速檢點。
同時,實施城鄉居民醫保統籌,提高居民醫療保障水平。城鄉居民醫保參保人統一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大病醫療保險、大病醫療救助三層保障待遇,執行統一的醫保待遇項目和目錄范圍。與此同時,城鄉居民按規定享受長期護理保險和特藥特材報銷等大病醫療救助待遇,住院生育醫療費用納入定額補助范圍;報銷藥品范圍由900多種擴大到2400多種,門診大病病種范圍由16個增加到54個;城鄉居民年度最高保障額度提高到88萬元。
關注困難群體,實現人文關懷 據介紹,2015年,平度市將繼續提高困難群體補助標準,改善群眾生活條件。自4月1日起,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由每人每月540元調整為560元;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由每人每年4200元調整為5040元(420元/人/月);農村五保對象集中供養標準由每人每年8760元調整為10440元;分散供養標準由每人每年4380元調整為5220元,進一步改善城鄉低保家庭和五保供養人員的基本生活條件。同時繼續實施低保家庭冬季取暖補助工程,為低保家庭按每戶400元標準提供冬季取暖補助,進一步改善困難群體生活條件。
除此之外,實施農村困難群眾危房改造工程,改善困難群眾居住條件。實施農村危房改造工程,對800戶農村低保戶、五保戶、優撫對象等困難群體居住的危房進行修繕加固、拆除重建等,進一步改善農村困難群體的居住條件;推進殘疾人安居工程,對43戶農村貧困殘疾人居住的房屋進行修繕加固、拆除重建等,進一步改善農村貧困殘疾人的居住條件。
記者 郭微微 本報通訊員 李京華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王泯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