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国偷精品免费看-97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色婷婷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半島時評|體重管理,做好第一責任人

2025-03-12 13:51 大眾·半島新聞閱讀 (104419) 掃描到手機

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當下,人們對健康的關注度與日俱增。3月9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舉行民生主題記者會,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雷海潮表示,將持續推進“體重管理年”行動,普及健康生活方式。

“體重管理年”行動持續推進,《體重管理指導原則(2024年版)》《成人肥胖食養指南(2024年版)》等政策文件相繼出臺,傳遞出清晰信號: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關乎個人幸福,更影響全民健康水平提升。

做好自身健康的第一責任人,是應對當下健康挑戰的關鍵。國家衛生健康委面向公眾發布的《體重管理指導原則(2024年版)》指出,研究預測,若不加遏制,2030年我國成人超重肥胖率將達70.5%,兒童超重肥胖率將達31.8% 。體重異常易引發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脂肪肝,甚至部分癌癥。這些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嚴重威脅民眾健康,且多與個人行為生活方式緊密相連。每個人都應認識到,自身行為對健康的影響巨大,積極主動管理體重、改善生活習慣刻不容緩。

科學認知是做好健康管理的基礎。體質指數(BMI)是衡量胖瘦的有效標準,我國健康成年人BMI正常范圍在18.5至24之間。很多人覺得自己胖,卻未必真超重,僅憑主觀感受判斷不可取,需依據科學指標。同時,超重和肥胖受遺傳、飲食、身體活動水平、生活習慣及社會環境等多種因素影響。了解這些,才能精準干預,避免盲目減肥或忽視體重問題。

合理飲食是體重管理、維護健康的核心環節。國家衛健委發布的食養指南,為民眾提供了科學指引。在食物選擇上,主食應多吃全谷物、粗糧,減少精白米面;保證新鮮蔬果攝入,控制高糖水果和高淀粉蔬菜;優先選瘦肉、魚蝦、低脂奶類等低脂食材。食養指南還結合不同地區飲食習慣給出食譜示例,并標注總能量,實用性極強。例如,東北地區春季食譜中的“鐵鍋燉魚”“菜包飯”,既滿足地域飲食偏好,又兼顧營養與能量控制。民眾參考指南合理搭配膳食,能輕松實現營養均衡,為健康奠定堅實基礎。

運動鍛煉同樣不可或缺。缺乏運動是導致體重異常的重要因素之一。日常增加身體活動量,如步行、跑步、游泳、騎自行車等有氧運動,結合適量力量訓練,能有效提升基礎代謝率,消耗多余熱量,塑造健康體魄。養成運動習慣,不僅能控制體重,還能增強心肺功能、提高免疫力,讓身體和精神狀態更飽滿。

將健康理念轉化為日常行動,需要強大的自律和堅持。很多人明知超重有害健康,卻難以管住嘴、邁開腿。這就需要強化自我約束,設定明確健康目標,逐步改變不良習慣。可以從點滴小事做起,如拒絕高油高糖零食、減少久坐時間、堅持每天運動等。同時,家人、朋友和社會環境的支持也至關重要,相互鼓勵監督,能營造良好健康氛圍,助力個人堅持健康生活方式。

“體重管理年”行動和各類食養指南的出臺,是國家對國民健康的關懷。而將這些政策落到實處,每個人都責無旁貸。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以科學態度和實際行動管理體重、呵護健康,我們才能享受美好生活,為“健康中國”建設添磚加瓦。

(半島全媒體首席評論員 姚紹毅)

來源:大眾·半島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