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聚焦丨暑期旅游旺季開啟!跟著課本去旅行,讓知識在腳下“活”起來
暑假到來,親子游占比增多。今年,“跟著課本去旅行”成為許多家庭的選擇。家長帶著孩子,親身探訪頤和園、壺口瀑布、都江堰等課本中提及的景點。當課本中描述的字句成為眼前的風景,插圖變得立體,孩子們不僅被祖國大好河山所折服,也與課文作者有了更多情感共鳴。
跟著課文做旅游攻略
去江西,感受《望廬山瀑布》的雄奇險秀;到杭州,感受《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中的西湖美景;在紹興,漫步百草園和三味書屋,感受魯迅童年的學習和生活;至云南,感受《走月亮》里洱海的風光綺麗……家長帶著學生們“打卡課本”,跟著課本中出現的人物、事件、地點選擇出行目的地、制訂旅游攻略,成為暑期親子游的新熱點。
江西滕王閣
開學就要升初三年級的蓉蓉,提前學習了九年級課本中的《滕王閣序》。于是,一家三口做好攻略,計劃暑假實地體驗一下。8月7日,蓉蓉和父母來到了南昌。景區“一篇《滕王閣序》游南昌”的活動,讓蓉蓉和父母的興趣大增。完完整整地背誦了整篇《滕王閣序》,蓉蓉成功通關,帶著父母登閣遠眺,欣賞一江兩岸美景,體驗到了“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壯美。蓉蓉的爸爸說:“我們也體驗了一把‘知識變現’的樂趣。”夜幕降臨時,滕王閣這座充滿古韻的建筑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其美輪美奐的燈光特效,結合舞美技術,呈現了一場穿越古今“七夢七境”的沉浸式文化體驗,光影交織,時空交錯,蓉蓉對滕王閣文化底蘊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黃果樹瀑布如“萬馬奔騰”
歷史人文景點受歡迎
黃山、洞庭湖、小興安嶺、桂林山水、呼倫貝爾草原……除了課本上風景秀麗的祖國大好河山外,文化底蘊深厚的人文古跡景點也深受學生和家長的歡迎,其中,北京、西安、南京、洛陽、紹興等地尤其熱門。
浙江紹興魯迅故里,魯迅祖居德壽堂
黃玲是一名語文教師,這個暑假她帶著初一年級的女兒來到了杭州、紹興、蘇州,他們游覽了魯迅故里、周恩來故居、書圣故里、沈園、蔡元培故居等地。黃玲的女兒到了這些地方非常激動,有些課本上要求背誦的段落,不知不覺就背了出來,比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她每到一個地方,還要錄好視頻,最后剪輯出了一段實景“課文”,很有意思也很有紀念意義。
“今天去實地游覽,聽了導游講解后,我終于明白了古人智慧的偉大。這座水利工程至今仍在發揮作用,仍在造福天府之國,真的很震撼。”在四川都江堰景區,高中生小蕊分享自己的游覽感受。今年暑假,爸爸媽媽專門帶她一起來到都江堰,開啟了“課本游”,收獲很多。
“杜甫千詩碑”
在行走中感知中國文化
對于課本中出現的歷史典籍與文化符號,學生們不再感覺枯燥乏味,充滿距離感。身臨其境走進課文中的風景,觸摸歷史滄桑的遺跡,跨時空與教材中的名人邂逅,成為學生腳下丈量的“現實”。
從北國邊疆到南國海島,從東海之濱到西部大漠,祖國的壯麗山河處處都是學生們感受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窗口。故宮、頤和園、清華園、地壇、九寨溝、趙州橋、趵突泉、壺口瀑布、黃果樹瀑布、泰山、黃山、岳陽樓、西沙群島……被課本“種草”的寶藏景點都是學生們念念不忘的地方。
頤和園
不少教育工作者說,讓孩子們跟著課本去旅行,當孩子發現書中的文字都變成眼前的風景時,那種體驗感一定是與眾不同的。打卡語文課本,將課本知識與實際見聞相結合,既開闊眼界,又能鞏固知識,還可以增強學生對祖國壯美山河的自豪感,培養孩子們的家國情懷。
親子家庭成為消費主力
這個暑假,旅游市場和天氣一樣火熱。根據眾信旅游6月中旬發布的數據,該平臺今年暑假預訂出游人數較去年同期增長了70%。攜程數據顯示,暑假國內旅游產品預訂量比去年同期顯著增長。途牛暑假跟團游產品預訂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超35%。春秋旅游數據顯示,暑假預訂總人次同比增長近三成……
親子家庭是暑假出游主力軍。以文化為導向的研學旅游產品受歡迎,探秘博物館、體驗傳統非遺等成為“標配”,北京、西安、南京等歷史文化名城的“課本游”受到親子家庭熱捧。
此外,集美依托嘉庚精神、龍舟池等資源,開拓了相關主題研學活動,受到市場關注。
“暑假研學,家長們更喜愛寓教于樂的產品,注重參與感,如博物館深度講解、非遺手工體驗等。”業內人士表示。多個家庭組團出游成為暑假旅游潮流。“有些家庭選擇定制小包團,兩三個家庭相約出游,配備專屬旅游管家、實現專車接送、線路定制,大人小孩都能玩得盡興。”廈門旅游定制師張建告訴記者。
出境游客注重特色體驗
在國內目的地選擇上,北京、四川、云南等是“頂流”。新疆、內蒙古等熱度上升,擁抱草原、進山納涼成為夏天避暑熱門玩法。
出境旅游方面,從多個在線旅游平臺數據來看,歐洲、澳洲、美洲等傳統中長線目的地預訂火爆,部分精品航線已經售罄。眾信旅游數據顯示,赴歐旅游人數同比增長76%左右,非洲及南美等旅游人數同比分別增長103%及178%。馬蜂窩數據顯示,匈牙利、格魯吉亞等地旅游產品預訂增長迅猛。
選擇出境游的游客注重當地的特色體驗和創新玩法,旅拍、航拍、當地手作體驗、特色美食等成為影響消費決策的重要因素。建發國旅推出新加坡、馬來西亞親子之旅,將環球影城、樂高樂園等熱門游樂場所納入其中,還加入高校探訪等活動。眾信旅游推出英國游學產品,除了安排打卡名校之外,還加入探訪《哈利·波特》取景地等體驗項目。
時評>>
如果不是急著趕路,語文應該是最美的學科
“有一種旅游叫‘課本游’,統編課本里的景點,你都去過哪些地方?”最近,跟著課本去旅行,在社交媒體刷屏。其中,傳播最廣的一條評論是,“如果不是急著趕路,語文應該是最美的學科。”
在有人還在驚嘆“居然真有家長帶娃跟著課本去旅行”的時候,早有人和孩子一起走遍大半個中國,把書頁上扁平的凝固畫卷變成現實。當課本中描寫的美景或知識,與現實相遇的那一瞬間,很多人都會感嘆一句:比課本還美!只有真正來到課本里的場景中,腳踏上實地,才會有具體的感知,這也是視頻與圖片無法取代的。這種通過實地走訪課本中景點的方式,讓課本中描述的字字句句成為眼前的風景,讓書本上的插圖變得全面立體,讓大家共同感受語文課本里的中國有多美,極大豐富了學生與家長的旅游體驗。
有人這樣形容自己的“跟著語文課本去旅游”,“以前在二年級課本中學過《吐魯番》這篇課文,就很想來看一看、嘗一嘗吐魯番的葡萄和葡萄干。這里的葡萄小而甜,一串葡萄居然有好幾百個,這一次我不僅嘗到了,還學到了很多和葡萄相關的知識。”還有人暑期帶著孩子前往甘肅武威感受:“馬踏飛燕的豐美氣度,體驗《涼州詞》中春風不度玉門關”的蒼茫大氣。對有的學生來說,暑期最難忘的莫過于在桂林旅游期間,感受像《桂林山水》中所說的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色彩明麗,倒映水中。
對于課本中出現的歷史典籍與文化符號,孩子們不再感覺枯燥乏味,充滿距離感,而是愿意身臨其境走進課文中的風景,觸摸歷史滄桑的遺跡。“打卡”課文中出現的地名,不再是“刻板無趣”的教條主義,反而成了“時尚生動”的前衛旅行。“課本游”走紅的背后,反映出青少年日漸增強的文化自信。
與此同時,孩子們去實地游覽課本中出現過的美景,也有利于鍛煉他們的意志力與行動力,也能夠進一步感受和理解課堂上學過的知識,從而激發孩子學習古詩詞、游記等文章的興趣。甚至可以刺激孩子們不再滿足于課本上的知識,對景觀的歷史、地理、文化產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并積極尋找一些疑問的答案。改善教學中存在的“玩時還得學”的弊病,讓孩子們自愿自發地做到“玩著也要學”,從而形成一種良性循環。
百聞不如一見,欣賞美不勝收的景色,是一種“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真實的感受與收獲,打破了“紙上談兵”的膚淺。同時更大的意義在于,激發孩子們更加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濃烈情懷。這種寓教于樂的旅行推薦打開了看見新世界的新方式,也引領著觀眾們用腳步丈量祖國山河,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獲得不一樣的人生體驗,更好地探索和發現自己的人生。當書上凝固的鉛印畫面呈現為鮮活的現實美景,描繪的文字頓時有了靈魂,跟著課本去旅行又多了一個理由。
半島新聞綜合整理,素材來源:廈門日報、太原日報、龍虎網等
- 聚焦睡眠和廚房生活,宜家青島商場發布2026財年商業重點
- 濰坊高密:聚焦標準化建設,賦能高質量發展
- 國家發改委:聚焦“一老一小”,提供養老托育等“一站式”服務
- 學習進行時|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總書記要求聚焦這些重點難點
- 2025年暑期全國營業性演出票房收入同比增長3.9%
- 青島故事丨青島一姑娘開了家成人小飯桌,旺季一天賣出500份
- 半島聚焦|“魯超”正式開賽!咱們不只看熱鬧,一起來學點門道
- 問法預告|9月16日上午9:30,半島問法熱線聚焦服務合同糾紛
- 央視關注!CCTV新聞頻道聚焦報道青島市婦女兒童醫院出生缺陷防治工作突出成效 ?
- 半島聚焦丨網購收到這東西,千萬要當心!會爆炸、會“放毒”……已有人受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