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新品種“福星”入選國家級推廣目錄
日前,農業農村部公布了2025年國家農作物優良品種推廣目錄,青島農業大學園藝學院蘋果育種團隊培育的蘋果新品種“福星”成功入選。據了解,“福星”是青島農業大學以“新世界”和“粉紅佳人”雜交選育出的晚熟蘋果新品種,于2024年以1000萬元轉讓給萊州大自然園藝科技有限公司。
“福星”蘋果新品種的果實近圓形,單果重238.08g,果形指數0.93,外觀美麗、高樁;果面光潔,有蠟質,不套袋栽培條件下果實全面著鮮紅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7.83%,果肉硬度為11.61kg·cm-2,可滴定酸含量0.28%,果實酸甜,果肉硬脆,風味好,香氣濃郁;果實可鮮食加工兼用。在山東省青島市栽培區,果實10月下旬成熟,全生育期180天。果實晚采有糖心現象。短枝型,葉片高抗葉枯病、早期落葉病和苦痘病。貯藏性好,果實在冷藏條件下(±4℃)存儲至第二年5月中旬果肉硬度依然達8.13kg·cm-2。適應性好,豐產,以“M9T337”為砧木的3年生樹平均單株產量9.52kg,折合666.7平方米產量為1504.6kg?!案P恰碧O果于2019年獲山東省林木良種審定;2020年獲國家非主要農作物品種登記和植物新品種權證書。2024年以1000萬元轉讓給萊州大自然園藝科技有限公司。
青島農業大學蘋果遺傳改良與育種團隊是國家蘋果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團隊和泰山學者特聘專家團隊。在團隊負責人戴洪義教授及張玉剛教授的帶領下,經過三十余年的努力,選育了一批鮮食、加工(兼用)等特色蘋果新品種,在免套袋栽培品種、功能型紅肉品種、抗病品種、加工品種以及適于高密度栽培柱型品種的選育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在育種策略和育種技術上有著鮮明的特色和豐富的經驗。團隊選育“魯加”系列、“福蕾”、“福佳”等蘋果新品種17個,選育的“福星”、“福九紅”和“福麗”蘋果新品種及“俄砧”系列砧木成功實現成果轉讓共計1800多萬元,并在山東、河南、陜西、甘肅、新疆等地推廣應用,為我國蘋果品種結構調整做出了重要貢獻。
據悉,農業農村部2023年首次編制發布了國家農作物優良品種推廣目錄。2025年的國家農作物優良品種推廣目錄聚焦“糧袋子”“油瓶子”“菜籃子”“果盤子”及重要戰略農產品,在2023年推廣目錄涵蓋水稻、小麥、玉米、棉花、大豆、馬鈴薯、油菜、花生、大白菜、結球甘藍等10種作物基礎上,新增了甘薯、谷子、高粱、黃瓜、西瓜、甜瓜、蘋果、梨、桃、甘蔗、茶樹等11種作物,共計21種作物。本次共推介的農作物優良品種326個,其中蘋果、梨、桃果樹品種各5個。此外,山東省農業農村廳在《2025年山東省農作物優良品種推廣目錄》的通告中,亦將“福星”和“福九紅”蘋果新品種列入推介優良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