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故事|一頭賣3萬,珠寶商變“驢王”!舊廠房建養殖基地,“抬頭”養驢成市場贏家
在青島這片充滿活力的土地上,萊西河頭店鎮一位被譽為“青島驢王”的養殖戶正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將傳統的驢養殖業發展成為一項現代化的特色產業,成為當地鄉村振興戰略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俗語說“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埋頭養殖必然伴隨著高風險。如何通過精細化的科學管理,成功叩開養驢致富的大門?日前,記者探訪了這處養殖場,看曾經的珠寶商、如今的“驢王老姜”怎樣靠養驢站上風口,小毛驢又是怎樣“馱”起致富大產業……
老姜與愛驢合影
一頭體重頂兩頭
8月27日下午,記者走進萊西市河頭店鎮南嵐村的天寶畜牧養殖家庭農場。
“前蹄修成45度到50度,后蹄修成50度到55度。”記者看到,負責人“驢王老姜”姜紹榮正蹲在地上和工人們給驢修蹄子,刀刃貼著蹄殼外沿斜切進去,動作十分嫻熟精準。
老姜的愛驢
“誰能想到當老板還要給驢修蹄子呢?對驢的上心程度,比對兩個兒子都親!”姜紹榮笑著跟記者開玩笑,自從瞅準行業風口后,他把全部精力撲在了養驢事業上,近一年來,從最初的45頭到如今260頭,成為青島地區首屈一指的驢養殖大戶,構建起集自主良種繁育、規模養殖、餐飲食品、品牌營銷于一體的全產業鏈條。
“跟我要驢的太多了,真的是供不應求!”姜紹榮給記者展示了手機上的訂單。53歲的姜紹榮,從事了30多年的珠寶生意,在偶然機會中了解到養驢前景好,他奔波于濰坊、內蒙古等多地走訪調研。2025年初,姜紹榮在原先廢舊造紙廠的基礎上建立了萊西市天寶畜牧養殖家庭農場,建設了占地11畝的肉驢養殖基地和標準化驢舍,打造了集循環農業、特色產業展示和推廣培訓于一體的示范基地。老姜將自己養驢的視頻發布到平臺上,吸引了眾多國內客戶問詢,就連東阿阿膠都發來合作邀請,訂單遍布全國各地,老姜也因此被當地人稱為“驢王”。
老姜的愛驢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這話在養驢行業同樣適用。”老姜介紹,引種是養殖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以往驢的體重通常在300斤左右,他們經過與東阿阿膠集團、青島農業大學合作,對德州驢、關東驢、廣靈驢等優質肉驢進行育種改良,體重可達普通驢的兩到三倍,母驢都能長到650斤,公驢最高能長到900斤。平均每頭驢出欄在550斤~700斤,按照當前的價格來算,每斤45元左右,每頭驢價值可以達到2萬元~3萬元,重量大的驢單只售價能夠突破3萬元。
一人能喂200頭
“基本上都是農戶式養殖,20頭驢算多的了。”姜紹榮介紹,養驢的核心瓶頸便是養殖周期長,因為驢的妊娠期長達12個月,且多為單胎,三年才能產兩駒,繁殖速度慢、資金回籠周期長,這對資金鏈是巨大考驗,也讓很多養殖戶望而卻步。
老姜給驢修蹄子
老姜給驢修蹄的工具
“繁殖母驢、公驢要分開圈養,必要時住單間。”姜紹榮帶記者走完了驢圈,記者看到,圈內不僅設置了專門的產房,還有專門人員實時監控,每頭驢都有自己的身份證,建立了全程質量追溯系統,飼料配比、生長狀況、防疫記錄全部都有記錄,一個人45分鐘就能喂完200頭驢,十分高效。
驢群看到老姜 主動靠上來
驢群看到老姜 主動靠上來
老姜親自給驢配糧食
“‘三年兩駒’是傳統說法,通過科學管理,完全可以實現更高效繁殖。”老姜強調,他們會對每一頭母驢的發情期進行精準記錄和預測,對臨產母驢進行24小時監護,確保幼駒順利出生并及時吃到初乳,這些細節直接決定了成敗。
“驢的‘膳食’人都能吃,絕對無添加。”說罷,姜紹榮捧起來一把剛加工完的驢飼料放進自己嘴中。他說,用優質玉米、豆粕、麥麩和食用油精心搭配,可以有效利用農作物副產品,也能為村民帶來不少收益,符合生態循環農業的理念。
記者從配料室看到了詳細的飼料配比單,工人們會根據驢的不同生長階段,動態調整精飼料與粗飼料的比例,并適量添加維生素、礦物質等微量元素。特別是在母驢懷孕后期和哺乳期,營養的足量供給直接關系到幼駒的成活率和健康度。
一頭毛驢牽“金鏈”
“天上龍肉,地上驢肉”,驢肉是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的健康肉類。姜紹榮介紹,驢肉消費市場正在從傳統的華北地區向全國擴展,高端餐飲市場對優質驢肉的需求持續增長。驢皮依然是驢身上價值最高的部分,一個驢出肉率在40%左右,好的熟驢肉能賣到180塊錢一斤。
老姜的育種繁育基地
埋頭養驢、不顧市場是最大的風險。為了減少風險,“驢王”老姜開始探索產業鏈的延伸。他不僅銷售活驢,還逐步開發了驢肉、驢奶、驢皮等深加工產品,通過與食品企業、醫藥公司合作,提升了產品的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并打造“優質種驢繁育+科學規模養殖+有機循環種植+特色餐飲體驗+多元渠道銷售”的完整產業鏈體系,真正實現了從繁育到消費的全流程覆蓋。
“已經有老鄉啟動改造了,將廢舊鋁廠和醫院改造成驢舍,帶著父老鄉親一起養驢致富。”姜紹榮坦言,作為土生土長的南嵐村人,自己實現大規模繁育意義并不大,未來成立專業合作社,統一提供技術培訓和銷路對接,帶動父老鄉親一起養驢致富,才是他眼中的“驢王”效應。
“‘驢王老姜’是我們河頭店鎮鄉村振興人的縮影,盡全力支持該產業發展。”河頭店鎮黨委委員、副鎮長李克忠告訴記者,河頭店鎮立足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以種業創新為引領,以全產業鏈發展為路徑,打造出獨具特色的現代化養殖產業體系。目前,已推動七彩種業、上合黑牛、天寶畜牧等一大批龍頭企業扎根。這種“水產+畜禽+特種養殖”的立體化發展模式,配合4家GMP認證獸藥企業的技術服務支持,形成了完整的產業生態。未來將繼續擴大天寶畜牧種驢種群規模,讓特色養殖產業真正成為強鎮富民的支柱產業,為鄉村振興注入持久動力。
(半島全媒體首席記者 王濤 鐘迎雪 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