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時評 | 青島以海為魂,打造國防教育的藍色樣本
半島網評論員 李京媛
9月,全國迎來“全民國防教育月”,各地國防教育活動如火如荼開展。作為素有“海軍城”美譽的海濱都市,青島憑借深厚的海軍文化底蘊與豐富資源,在國防教育領域深耕細作、成果卓著,為國防教育注入了鮮活而強勁的藍色動能。
開放艦艇,搭建起國防教育的移動課堂。今年人民海軍成立76周年紀念日期間,停靠在青島奧帆中心和青島港3號碼頭的現役戰艦,如臨沂艦、成都艦等,向公眾敞開懷抱。參觀者不僅能近距離觸摸艦炮、感受艦艇的威嚴,更能通過講解員的講述,知曉戰艦背后的故事,像也門撤僑時海軍如何臨危受命、護同胞周全。冰冷的軍事裝備,在親身感知中化作有血有肉的國防教材,讓民眾對海軍的敬意油然而生,使國防教育不再是書本上的抽象概念。
在國防教育中,情景育人是激發民眾愛國情懷的催化劑。在青島六十八中,一堂以“銘記烽火歲月,傳承紅色血脈”為主題的情景課,通過舞臺劇、微電影等形式,讓學生穿越時空,感受抗戰時期的艱難與先輩們的英勇。青島開放大學構建的大中小學一體化海洋國防教育體系,以講座、互動體驗、情景模擬、海洋主題展覽等形式,全方位增強青少年的海洋意識與國防觀念,讓紅色基因在代際傳遞中延續。而海軍博物館更如一部凝固的“國防教育史書”,館內“人民海軍歷史基本陳列”通過千余件文物和多媒體展項,生動展現海軍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艱辛歷程,讓每一位參觀者在回望歷史中凝聚奮進力量。
軍民融合為國防教育提供了堅實的社會基礎。青島西海岸新區的海軍公園,將退役戰艦與海洋景觀結合,成為民眾休閑與學習國防知識的好去處;“榮軍矩陣”的208項優待目錄,涵蓋生活消費、就業創業等方面,讓軍人軍屬感受到社會的尊崇,進一步強化了全民國防意識。34所國家級國防教育示范校、常態化軍營開放日、“銀發宣講團”,共同構建起全民參與的國防教育網絡,讓國防教育融入城市發展的每一寸肌理。
國防教育是建設和鞏固國防的基礎,是增強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質的重要途徑。青島以海洋為依托,以體驗為橋梁,以融合為動力,將國防教育融入城市發展的脈絡,激活了全民國防意識的活力,讓向海圖強的信念在每一代人心中扎根,為新時代國防教育提供了可借鑒的“青島范式”,彰顯了海洋城市守護海疆、賦能國防的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