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觀察|饗宴九州,來青島嘗天下味、文化味、煙火味
青島不僅有美景,還有了“美食”這一金招牌。
9月12日,第二十六屆中國美食節、第三屆中國海洋美食文化節、2025民族美食文化節在青島西海岸新區嘉年華盛大啟幕。“三節聯動”,規模空前。
在山海之間烹一桌盛宴,青島西海岸新區用實力證明足以承托這樣一場美食業界的盛事。新區也用足夠的誠意和熱情,讓所有前來參展的嘉賓、觀眾大飽口福的同時紛紛豎起大拇指。
饗宴九州,賓朋盡歡。
美食相約
“我來自福州,帶來了我們的非遺美食福州肉燕。福州福州,有福之州,也祝愿所有的人做個有福之人!”福州同利肉燕非遺傳承人陳君凡聲音洪亮的推介,讓人一下就記住了從福州遠道而來的美食肉燕。肉燕是用肉反復捶打,敲成薄如蟬翼的燕皮包餡而成。不僅如此,他為了迎合現在年輕人的口味,創新肉燕菜做法,把燕皮切成絲,加上山筍絲、鮑魚絲,推出一道融入山海味道的面。
“這次美食節獨具特色,把海洋文化、青島的美食文化,以及創新精神融入其中,很大氣,很震撼,很吸引我。”他說,老字號也要守正創新,而美食節給他們提供了一個相互交流、推廣的平臺,對提升整個餐飲文化也是一個很大的助推。
你方唱罷我登場,偌大的展覽現場熱鬧非凡。
來自新疆烏恰的柯爾克孜族全羊宴一亮相美食節,就吸引了大批觀眾。這里不僅有美味的烤全羊和摞成“小山”的烤包子,還有少數民族少女翩翩起舞,一下把人們從地處祖國東部沿海的青島拉到了“中國西極”。
看到這一幕,來自巴基斯坦的沙赫扎德·阿里·汗跟朋友立馬加入了舞蹈的隊伍。他們載歌載舞,就像平時跟朋友相聚一樣。“來這里太開心了!”他說,這是第一次來中國就來到了青島,還參加了如此有意思的美食節,是一次相當棒的體驗。
青島真是一個有魅力的城市,他吸引著全世界的朋友來此歡聚。這不得不提到青島的啤酒文化。每年位于青島西海岸新區的金沙灘啤酒城,青島國際啤酒節的舉行都將帶來一場盛大的啤酒狂歡。
沙赫扎德·阿里·汗對于青島的向往就是青島啤酒,也因此把青島作為來中國的第一站。而逛完美食節之后,他又對美食贊不絕口,尤其是烤肉,覺得配上青島啤酒就太棒了!
“三節聯動”在青島盛大舉行,給了青島擁抱世界的機遇。而作為餐飲界一年一度的盛事,這又何嘗不是一次行業交流的良機。
中國飯店協會名廚委員會執行主席、黑龍江省餐飲烹飪行業協會會長張金春是此次美食節期間廚藝大賽的總監理長,抽空他還是來到一樓大廳,跟自己來自廣東的“師侄”、半島集團出品總監張少偉見了一面。
“借這個平臺,我們可以互相交流學習,提升我們企業的效率。青島和廣東的美食都有不同的風格,這次交流就能各取所長。這是一個很好的平臺。”張少偉和團隊帶來了“廣府宴”,都是平常在飯店里叫好又叫座的拿手好菜。為了保證口感,他的食材都是從廣州帶來的。
“各地廚藝大師把拿手菜拿過來交流,也通過學習其他廚師好的做法精進自己的廚藝。‘送出去’‘請進來’,這就推動了南北菜系更加交融。”張金春說,現在人們對于地域特色的美食越來越向往,也越來越懂吃、會吃,這給餐飲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食節正好提供了這樣一個平臺,推動著中華美食向著更高的目標前進。
同心筑夢
這是一場美食盛宴,更是一場文化盛會、民族盛會。
在“紅石榴會客廳”,剪紙、古琴、紡織等非遺展示讓人欣喜不已,而藏戲、瑪納斯、侗族大歌等少數民族非遺的展示,未聞其聲足以震撼。
這些都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每一項非遺都如涓涓細流一般流淌千年,最終匯江入海,構成了華夏文明的滄海洪流。
美食節上,非遺唱響特色別樣精彩。這也正是今年“三節聯動”的美食節一大亮點。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也是人類文明的瑰寶。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是有機的構成,我們在品嘗美食的時候又何嘗不是在品味文化的跬步千里。
占地面積6000平方米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藝術展,設置陶瓷藝術展、“五六華藥”精品展、“五六華坊”文創展、“五六”全家福攝影展等特色展覽,各類展品9800余件,讓“舌尖上的民族風情”與“視覺上的文化盛宴”相互呼應,在文化和藝術的融合中不斷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實現互嵌式發展。
“五六華坊”展上,藏族阿媽拉著滿族大姐的手,教她辨認糌粑的成色;侗族繡女向維吾爾族少年展示如何在一匹布里“織”出七彩陽光;達斡爾族的“哈尼卡”紙偶與漢族的皮影同框亮相……中國健康好鄉村組委會把來自項目地的農特產品、非遺技藝、民族歌舞“一鍵打包”,帶來了一場“最炫民族風”。
讓每一座村莊都健康,讓每一個民族都出彩,讓“中華民族共同體”這七個字,在綠水青山間、在柴米油鹽里、在你我的笑臉上,熠熠生輝。
紅石榴會客廳·非遺藝術空間正是集文化傳承、民藝研發、非遺研學于一體的綜合性文化空間,以“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為宗旨,讓非遺融入現代生活,助力共同富裕。
“傳承非遺”“琳瑯玉食”“百工百禮”“山海問茶”“本草仁心”“繽紛羅裳”,六大特色展區,精選國家級、省級和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進行集中展示和沉浸式體驗,以“有形有感有效”的方式讓觀眾感受中華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也感受著文化傳承與發展的力量。
器具精良,饌品自貴。美食已備,怎離得開好的餐具相佐。
在此次美食節期間的非遺展區,就有青島市黃島區人大代表、青島祝茲侯文化傳承人陳緒彬帶來的祝茲陶器:陶罐、陶碗、陶盤不一而足。
祝茲陶器是青島西海岸新區這片土地上生長出來的傳統技藝。這些展出的陶器都是流傳至今我們仍在使用的餐飲器具,它的出現講述著是中華美食文化一脈相承,講述著在數千年前青島西海岸新區這片土地上,人們就不僅僅是“食以果腹”而是對美食有了更高的追求。
美食以跨越時空的力量在青島西海岸新區相聚。是相遇,更是重新出發。
2025民族美食文化節作為本次盛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展現多彩民族文化、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臺。本屆美食節是青島市第25個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系列活動之一,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組織開展2025民族文化地標美食和民族文化主題宴席精品展、民族食材供應鏈展等展覽展示。
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這次來了很多客人,他們身穿民族服飾,成為美食節期間的一道風景。在美食節期間恩施還帶來“品土家美食,游恩施山水——萬名山東朋友惠游恩施”旅游促三交專場推介活動,為廣大游客帶來精彩民族表演和互動體驗。
正如中華民族團結進步協會副會長、秘書長刀波所說,未來還將推動民族美食文化節“走出青島、走向全國”,讓民族美食成為連接各民族情感的紐帶。
煙火升騰
中國味道、海洋產業、民族特色、百姓節日。透過美食節,我們看到了文化的傳承,也看到了百姓的幸福。
餐飲業是促消費、惠民生、穩就業的重要領域。國務院《關于促進服務消費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的20條舉措中,把餐飲住宿消費放到第一條的重要位置,要求擴大餐飲消費潛力。
不到美食節上逛一逛,或許很少外地人能知道老陳醋不加糖也能品出糧食的甜味;不到這里逛一逛,很難想象機器人炒菜同樣色香味俱全。
在這次美食節上,諸多行業領軍企業的紛紛亮相,也背書了其權威性。
《2025中國餐飲業年度報告》出爐,餐飲業領跑者Top100、《中餐評價規范》國家標準內容等權威發布,2025全國智能炒菜機器人設備展演賽的火熱上演,以及同步召開的2025餐飲高質量發展大會、第五屆中國外賣節、餐飲企業家年會、餐飲業宴會場景創新論壇等活動,必將為餐飲業注入新質生產力。
青島西海岸新區在美食領域也具有自身優勢。
此次美食節舉辦地青島嘉年華所在的長江路街道,就是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這里匯聚了來自西藏、內蒙古、廣西、云南等民族地區的餐飲從業者,市民游客在這里可以一站式感受地道食材、多元風味與民族文化。
放眼整個新區乃至青島,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和開放包容的海洋文化,也孕育了獨具特色的美食品牌、美食文化。
在西海岸新區,靈山島海參等20個特產被認定為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靈瑯八鮮”獲評山東省首個海洋漁業區域公用品牌,鲅魚宴、泊里燒肉、瑯琊炒雞等特色美食廣受好評。
此次美食節“三節聯動”,搭建起海洋食品行業的供需對接平臺、餐飲行業的競技提升平臺和民族美食產業的合作交流平臺,將為西海岸新區的餐飲產業開啟新的里程。
本屆美食節上,聚集了參展企業386家,其中頭部供應鏈企業260余家;參與品牌450個,超1000款食材產品設備展示,200余款年度新品爆品,預計專業觀眾近2萬人。
展覽、比賽、會議、銷售、研發、評選等環節精彩紛呈,既為行業交流搭建高端平臺聚集“熱效應”,又為熱愛美食、熱愛生活的人們烤制出令人心動的“美拉德”。
觀山海、品美食,西海岸新區將這座城市的活力、熱情和友好融入美食節中,宴請八方來客。
正如中國飯店協會會長陳新華所說的那樣,本屆美食節將為擴大服務消費,推動青島海洋產業發展注入活力,也必將打造一場“樂享中華美食、共創美好生活”的盛會。
山海為宴,共邀天下朋;山海為章,共赴新征程。
(半島全媒體首席記者 李曉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