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就大眾日報創刊80周年批示的“弘揚沂蒙精神”要求,大眾報業集團擬利用自身優勢,聯合臨沂市委市政府,在青島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籌辦“2019青島沂蒙周”活動。活動...
硬招重錘提升營商溫度 臨沂羅莊打造營商“金名片”
▲新農村建設初具規模。
半島記者 劉紅 通訊員 董青 王慶龍 圖/羅莊宣傳部提供
持續推出新舉措、打出“組合拳”,向內打造營商優勢、硬招重錘提升營商溫度;立足打造城郊型鄉村振興示范樣板;“五小為民”著力解決群眾最急最憂最盼問題……臨沂市羅莊區全面改善營造便利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實現地方發展戰略與企業發展戰略同頻共振,全力打造創新創業“最佳目的地”。以產業興旺為目標,農業生產從傳統轉向現代,從增產轉向提質,推進現代農業轉型升級和產業融合發展。
一流營商環境打造金名片
羅莊區不斷優化服務措施,將傳統的“面對面”服務轉變為“鍵對鍵”服務,實行電子簽名,讓企業登記受理實現零見面,企業只需在后臺錄入企業信息和拍照上傳資料,審核簽名,就可以申辦營業執照,有效降低了社會成本和企業成本。
按照“換位思考、主動服務、有求必應、無事不擾、結果評價”的服務理念,繼續推進“效能革命”,開展政務服務“制度創新、流程再造”百日攻堅,重點實施“3456”流程再造系統工程,即:突出“一窗受理”“一鏈辦理”“一網通辦”三大環節,聚焦“營商環境、民生服務、事中事后監管、制度創新領域”四大領域,健全“吐槽找茬、幫辦代辦、窗口無權否決、服務動態優化、全流程服務”五項機制,強化減事項、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間、減費用、容缺受理“五減一缺”六項措施。優化行政審批服務局職能,圍繞手續辦理等前期工作,實行“店小二”“保姆式”代辦服務;探索實行“互聯網+政務服務”平臺,全面實現行政審批“線上申請、網上審批、一口辦結、立等可取”。
“統”資金、“盤”土地、“扶”企業,羅莊區以鋼牙啃硬骨頭,用猛藥來治沉疴,一項項實打實的硬招和重錘不斷提升營商溫度。體制機制活、審批事項少、辦事流程優、融資渠道暢、企業負擔小、市場氛圍濃、干部作風實、企業家地位高……前三季度,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20億元,規模工業總產值296.75億元,地方財政收入23.4億元、增長9.3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2億元、增長6.3%。更好更優的營商環境成為撬動羅莊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行穩致遠的“支點”,羅莊區將持續發揮強磁場效應,打造營商環境“金名片”,匯聚成源源不斷的發展新動能。
增產提質,傳統農業轉向現代
9月,一望無際的金黃玉米田,伴隨著陣陣轟鳴,一棵棵玉米稈被吞入收獲機腹中,吐出一串串金黃的玉米粒。機械收獲、秸稈還田、機播、谷物烘干一條龍作業。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面鋪開,一個個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跨越的新產業、新業態展現出來,為推進農業現代化樹立起標桿。
以產業興旺為目標,農業生產從傳統轉向現代,從增產轉向提質,一個個驚喜的變化隨之而來:機器轟鳴中,產量上來了;科技創新中,農產品加工產值提高了;融合發展中,全產業鏈進一步做強做優了。羅莊區加快推進“三園兩體一區”建設,重點發展了樂采冊山、武河濕地、麒麟山3個田園綜合體,提升了6個省級農業標準化生產基地。靠農業起家,卻不能止步于農業。推進現代農業轉型升級和產業融合發展,召開2019年鄉村旅游推進會,組織11家龍頭企業參加第七屆臨沂市優質農產品展會,生態旅游產業的發展,為當地農民提供就業崗位千余個,人均增收萬余元。同時,強化金融助農,上半年新增貸款投向農業1.5億元,增幅8.65%,促進產業協調發展,實現了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有機統一。
“五小為民”著力解決群眾問題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為高標準高質量開展好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羅莊區堅持問題導向,針對總結梳理出的五類基層群眾反映強烈、亟待解決的熱點難點問題,逐項研究安排落實,在社區(村)黨組織中開展編制“小規劃”、發展“小產業”、建設“小設施”、解決“小問題”、完善“小服務”的“五小為民”行動,千方百計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解難事。
羅莊區聚焦調研中發現的“普遍缺少村居規劃、村容村貌建設雜亂無章、發展思路不清晰”等問題,由農業農村、自然資源、規劃等部門牽頭,高起點、高標準編制或修編村莊“小規劃”,統籌城鄉規劃、產業規劃、水系規劃、道路規劃、綠化規劃、土地規劃等,實現多規合一。目前,全區283個自然村已全部按照“一村一品”、“連片打造”要求,列出規劃編制計劃,年底將實現規劃全覆蓋。
此外,聚焦群眾反映強烈的“農民增收渠道狹窄,村級集體經濟薄弱,農業產業化水平不高”等問題,羅莊區結合“清零攻堅三年行動”,立足村莊區位、資源條件、產業基礎等實際,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種養、電子商務、柳編工藝、花卉苗木、休閑農業、觀光旅游等產業,形成特色“小產業”集群。今年以來,全區新上集體增收項目41個,村集體經濟項目庫達到310個,年底所有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3萬元以上。
“群眾有呼聲,干部有響應”。羅莊區聚焦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歷史遺留性難題,統籌各級資金政策,集中建設一批小水利、小汪塘、小廣場、小書屋、小醫療、小綠化、“戶戶通”小道路、小公交、小改廁、小型垃圾處理站等生產生活性“小設施”。目前,全區有8個小廣場、5個衛生服務中心在建,年底前全面完成7300戶改廁任務。通過把公共資源向基層傾斜,徹底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水平。
“小網格”筑牢大民生
路邊下水道口摔倒多人,有網格員及時反饋,很快就安裝上了井蓋;鄰居因土地糾紛發生口角,有網格員出面勸說,雙方各“退避三舍”;工業生產基礎電線老化,有網格員上門檢查幫忙一起整改……網格是基層治理的基本單元,是平安穩定的基礎細胞。在羅莊,整座城市被分成了1524個網格,6868名網格員活躍在街頭巷尾,“四級網格”充分聯動,真正實現民生訴求“快呼快應”。
緊緊圍繞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的“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重要部署要求,聚焦“為民服務解難題”具體目標,羅莊區探索實施“黨建引領、民呼我應”社會治理改革,推動流程再造、制度創新,變“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為“上面千條線、下面一張網”,初步蹚出一條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路子。
羅莊區將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充分轉化為基層治理優勢,構建“區級社會治理黨工委-街鎮大網格黨委-中網格黨總支-小網格黨支部”四級組織架構,將2977名黨員分別納入1個黨工委、8個黨委、50個黨總支、283個黨支部,實現“人在網中走、事在網中辦、一網全覆蓋”。強化班子引領,大力實施“頭雁”“先鋒”“培優”三大工程,開展村黨組織書記選配改革、支部書記專職化管理、選派第一書記任職、軟弱渙散黨組織集中整治、經濟薄弱村“清零攻堅”等行動,先后培樹“紅旗書記”68名,選配黨組織書記29名,選派72名第一書記到44個經濟薄弱村任職,著力把村級班子鍛造成引領基層治理的“火車頭”“領頭雁”。建立“雙培雙聯”機制,即“把優秀網格員培養為黨員,把優秀黨員培養為網格長、后備干部;支部書記聯系微網格員,微網格員包片聯戶”。羅莊正通過“小網格”,做好人民群眾身邊的一件件“小實事”,以小見大、匯小聚大,筑起干群同心的“大民生”。
- 山東穩就業再出“硬招”!13項措施覆蓋社保補貼、技能培訓等關鍵領域
- 莒南縣委書記、臨沂臨港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黃慧林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 《沿著總書記的足跡》抗戰紀念地系列·臨沂篇
- 膠州膠東街道:“三位一體”打造營商環境新高地
- 解碼“小鎮冠軍”丨臨沂銅井鎮:打造極具影響力的現代化寵物產業集群
- “代表跟案監督 司法護航營商”——高密法院開展“代表跟案”活動
- 青島發布行政審批服務系統工作成果 12個基層典型案例賦能營商環境
- 恒豐銀行臨沂分行舉行“把握產業脈搏 賦能地方經濟”政策解讀會
- 以思想解放破路徑依賴 以創新思維解發展難題 臨沂提出向義烏對標學習,學什么
- 兩頭在外,3500多家木業企業緣何集聚臨沂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