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過往,皆為序章。農歷2020年即將成為歷史的一頁,嶄新的2021正在奔來的路上。新的一年,你有什么計劃和愿望?
提倡在京過年!元旦春節將近疫情防控面臨大考 北京提出這幾點要求!
原標題:提倡在京過年!元旦春節將近疫情防控面臨大考,北京提出這幾點要求!
12月25日16:00,北京市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廳召開第191場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介紹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今天下午,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91場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政府新聞辦主任、市政府新聞發言人徐和建介紹,12月24日0時至24時,北京無新增報告本地確診病例、疑似病例,新增報告1例無癥狀感染者;無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我們必須清楚地認識到,首都疫情已經出現多點散發零星病例狀況,疫情防控面臨“大考”。
會上,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陳蓓介紹,當前,境外疫情形勢依然嚴峻復雜,國內多地出現本土確診病例或無癥狀感染者。隨著元旦、春節假期臨近,市民回鄉探親、走親訪友、聚餐聚會等活動增多,首都疫情防控工作面臨重大考驗。
針對中國傳統節日人員大規模流動聚集特點,從對首都市民健康安全高度負責出發,首都嚴格進京管理聯防聯控協調機制決定,“兩節”期間疫情防控關鍵是要堅持減少人員流動、減少旅途風險、減少人員聚集、加強個人防護,科學、精準、依法、有效防控,非必要不出京、非必要不出境,確保市民群眾度過歡樂、祥和、安寧的節日。
1、在減少人員流動方面:
提倡市民群眾在京過大年,盡量減少前往中高風險地區所在城市出行活動,不前往中高風險地區。黨政機關干部帶頭在京過節,非必要不出京,非必要不出境,確需離京的要嚴格審批管理。
倡導彈性休假,鼓勵有生產任務的在京單位推行彈性休假,合理安排調休倒休,引導所屬人員錯峰離京返京。在京單位原則上不安排人員前往境外、京外出差,最大限度減少進出京往來。
科學調配進出京運力,民航、鐵路、道路客運等部門做好客流需求測算,科學調控流量,合理控制客座率,做好高校學生、務工人員等群體回鄉、返京運力保障。
做好進出京旅游管理,倡導各地旅行社及在線旅游企業不組織旅游團隊進京,京內景點嚴格控制預約人數。不組織在京人員赴中高風險地區的團隊旅游及“機票+酒店”業務。繼續暫停出入境旅游業務。
有序組織學校離返京工作,在京高校堅持錯峰出行,分批有序組織師生放假離校、開學返校。各級各類學校師生,原則上不前往境外和國內中高風險地區。
繼續把好進京關口,嚴格境外和國內中高風險地區人員進京管理,每日直航入境北京航班旅客規模繼續實行總量控制,嚴格實行“14+7”集中醫學觀察和健康監測。國內高風險地區人員嚴格控制進京,中風險地區人員非必要不進京。
2、在減少旅途風險方面:
嚴格旅客健康管理,民航、鐵路、道路客運等經營主體嚴格落實旅客登機登車前體溫檢測和旅途中健康管理、消毒防疫、應急處置等防疫措施。
強化旅客疏散組織,火車場站、航站樓、長途汽車站、省際公交場站組織做好人員疏散,加強運力組織和交通接駁,強化場站規范消殺、環境檢測,快速安全有序疏解客流。
3、在減少人員聚集方面:
從嚴審批大型文體活動,原則上不舉辦各類廟會、體育賽事等大型聚集性活動,確須舉辦的要在慎重評估基礎上從嚴審批。
嚴格控制聚集性活動,倡導線上團拜,壓減線下年會、茶話會、聯歡會、游園會等節日活動場次和規模。各類商業機構不舉辦線下大型聚集性的展銷、促銷等活動。各類演藝機構要控制商業演出活動,落實“誰主辦、誰負責”要求。
落實公園景區限流措施,公園景區堅持“限量、預約、錯峰”要求,引導市民群眾合理選擇出行路線和時段,實現錯時錯峰出行,宗教場所壓減進香、祈福等活動,確保安全有序。
嚴格文化娛樂場所流量管控,按75%限流開放演出場所、娛樂場所、網吧、電影院,各級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等室內公共場所按照防控指引要求,做好接待服務,落實分時段預約限流、外圍疏導、熱力提示等措施,因地制宜控制瞬時流量,防止人員擁擠。
加強商超餐飲場所客流疏導,商場超市、批發市場、餐飲機構等經營場所嚴格落實節日疫情防控要求,根據人流量適時采取限流措施,做好有序排隊和場內外客流疏導,防止扎堆聚集。加強對冷鏈食品、進口貨物倉儲運輸經營等場所風險控制,嚴格落實人員進出管理和防疫措施。
嚴格落實常態化防控要求,商場、酒店、超市、公園、景區以及演出場所、娛樂場所、電影院、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等嚴格落實測溫驗碼、佩戴口罩、通風消毒、“一米線”等常態化防控措施。
全力加大節日服務保障力度:
在最大限度防范疫情傳播風險基礎上,統籌安全與民生需求,全力加大節日服務保障力度。
擴大公共文化服務供給,最大限度增加網絡、電視、廣播等文化節目供應,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體育場、公園等文體場所在落實防疫規定基礎上,保障開放時間,創新線上參觀、游覽等形式,全力做好節日期間公共文化服務。
保障生活物資供應,持續豐富市民節日生活物資以及購買配送方式,確保生活必需品供應鏈穩定。
備足公共交通運力,公交、地鐵等視情增加車次,科學控制滿載率,地鐵按90%限流,降低乘車人員密度,滿足市民安全出行需求。
做好留京群體關心關愛,各高校、用工單位等方面精心做好生活服務保障和人文關懷,確保留京群體度過一個平安溫馨健康的節日。
同時,提示廣大市民朋友,當好自身健康第一責任人,理解支持配合做好節日期間疫情防控工作,堅持“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風、少聚集、一米線、用公筷”等良好個人衛生習慣,共同營造健康、歡樂、安寧的節日氛圍。
會上,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龐星火介紹,目前境外新冠疫情持續蔓延,本市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復雜。隨著元旦和春節假期臨近,人員的流動和聚集越來越頻繁,增加了疫情傳播風險,市疾控中心特提出健康提示:
一是關注疫情減少人員流動。鑒于國內外疫情現狀,倡導非必要不離京,做到非必要不出境,建議市民朋友在京過節。
二是倡導簡約生活方式。少聚集,少外出,減少不必要的聚餐聚會,不宜舉辦或參加人員較多的聚餐聚會。避免在密閉空間中聚會,活動盡可能簡短。嚴格落實防控措施,做好個人防護,務必科學正確佩戴口罩,保持安全社交距離。
三是減少旅途風險提倡錯峰出行。鼓勵春運期間錯峰離返京,提前做好行程規劃,準備充足的口罩、免洗手消毒品等防護物資。盡量選擇空曠的郊外旅游方式,避開熱門景點,實行預約、錯峰出行。老人、有慢性病和孕產婦等特殊人群,不建議安排出行。
四是乘坐公共交通做好健康防護。配合鐵路、民航、客運等交通部門健康檢查,全程做好個人防護。候機、候車時,盡量在空氣流通的空間等候,不在人多擁擠場所久留。
五是注意飲食安全衛生。盡量到正規餐館就餐,選購進口冷鏈食品時,注意個人防護,做好外包裝消毒,分類分區儲存,做到生熟分開、煮熟蒸透。廚房要保持通風和清潔,必要時進行環境和餐具炊具消毒。就餐時提倡使用公筷公勺,實行分餐制,拒絕食用野味。
六是養成個人良好衛生習慣。勤洗手,飯前飯后、便前便后以及觸摸眼、口、鼻前要洗手,用肥皂或洗手液,流動水沖洗手。遵循咳嗽打噴嚏禮儀,咳嗽、打噴嚏時用肘部或紙巾遮掩,口鼻分泌物用紙巾包好棄置于垃圾箱內,不隨地吐痰。
七是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冬季天氣寒冷、氣溫多變,應根據氣溫變化適時增減衣物;注意勞逸結合,規律作息,保證睡眠,合理膳食,適量運動,保持情緒穩定。
八是身體不適及時就醫。如出現發熱、干咳、乏力等可疑癥狀,要佩戴醫用外科口罩,就近到正規醫院發熱門診及時就醫,不建議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