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降“百萬保險”?民警急電銀行,幫大娘“救回”40多萬
7月30日,家住李滄的市民張阿姨接到了一個詐騙電話。對方謊稱她瀏覽網頁的時候不小心買了百萬元的保險,每個月要扣2000元。如果要取消的話,需要提供個人銀行卡號、密碼等信息,并且還得去銀行辦理大額轉賬。李滄公安分局李村派出所接到反詐預警線索后,第一時間趕往其住處發現只有老伴在家,張阿姨已趕往銀行辦理業務。民警迅速聯系銀行,第一時間勸阻,將老人銀行卡內40余萬元保住。
老人被騙誤買保險,取消需提供詳細信息
經了解,張阿姨當天接到一個陌生電話。對方自稱是一家保險公司的客服人員,張阿姨在他們那購買了一份百萬保險,需每月扣費2000元。張阿姨當即表示沒有購買過該保險產品,對方稱有可能是瀏覽網頁的過程中點擊購買。如果既不續保又不辦理取消手續,其個人信息將會被泄露,還會影響個人征信。
張阿姨一聽就慌了,連忙詢問如何取消。對方讓其下載“銀聯會議”APP進入會議并開啟屏幕共享。
隨后,對方以協助取消保險為由,告知張阿姨需要個人銀行卡號、密碼等信息,并將里面的錢轉到安全賬戶。因為著急,張阿姨沒有反應過來,就按照對方的要求提供了信息。但是,對方想轉賬的時候,發現額度受限,大額資金無法轉出。于是,對方便讓張阿姨去銀行辦理手續,提高轉賬額度。
此時,銀行工作人員接到民警電話,第一時間進行了勸阻。張阿姨40余萬元轉賬還未完成,避免了財產損失。
提醒:務必官方渠道核實,受騙及時報警
民警提醒說,這是一個典型的冒充客服詐騙的套路。詐騙分子通過非法渠道獲取受害者個人信息,電聯后謊稱自己是保險公司的官方客服。
第二步就是制造恐慌。詐騙分子告知受害者,保險已到期,如不關閉服務,每月將自動扣款,未及時還款將影響征信,主動提出幫助受害人關閉自動扣費,辦理退保等服務。
隨后,詐騙分子以指導操作、查看賬戶狀態等為由,誘導受害者下載屏幕共享APP,連線后遠程查看、操控受害者手機,從而獲取受害者的銀行卡號、密碼及手機驗證碼等敏感信息。
最后,詐騙分子利用“屏幕共享軟件”竊取信息后,誘騙用戶將存款轉至“安全賬戶”,或直接在受害者不知情的情況下將賬戶中的資金轉走。
警方提醒,接到關閉各類保險客服電話時,務必通過官方渠道核實信息真偽,切勿相信任何陌生來電聯系要求續保或退保操作。
其次,依法設立的銀行機構和保險公司不會索要銀行卡號、密碼、驗證碼等個人敏感信息。
另外,切勿相信以遠程辦理業務要求為由,與對方開啟共享屏幕功能,否則個人身份信息、銀行賬號、密碼、手機驗證碼都會被窺視獲取,最后落得錢包空空。
最后,多了解詐騙分子的慣用手段和套路,加強識騙防騙能力。如發現自己受騙,請及時報警!
(半島全媒體記者 孫桂東 王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