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国偷精品免费看-97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色婷婷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青島故事|一幅畫畫一年,“一棵白菜”竟賣出36萬高價

2025-08-12 09:00 大眾·半島新聞閱讀 (24649) 掃描到手機

青島有一個村子,吸引著天南地北的畫家匯聚于此,他們切磋技藝,揮毫潑墨,共同渲染這座藝術氣息濃郁的油畫小鎮,也為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這就是西海岸新區張家樓鎮的達尼畫家村。

這里有不少創作路上遭遇迷茫,前來此尋求靈感,原想小住一陣,卻深深扎根于此的人。來自山西的鹿成君便是其中之一,2003年抱著“精進畫藝一個月”的初衷前來,沒卻扎根于此二十余年,與青島結下了一段不解之緣,也成為達尼畫家村寫實派代表性畫家。

近日,記者走進達尼畫家村,對話鹿成君,傾聽他畫筆下的光陰故事。

一幅畫耗時一年,最難就是淬煉細節

在青島達尼畫家村成排的別墅工作室中,“藏著”鹿成君的藝術館。走進這里,仿佛踏入一個逼真的藝術空間。墻上掛滿他的超寫實畫作,色調深沉,主題多是古玩與果蔬。古老的器物與掛著水珠的新鮮水果同處一畫,形成奇特的視覺碰撞。

其中一幅名為《緣分》的作品格外引人注目。斑駁的墻面作為背景,一張舊木桌上陳列著唐三彩、青銅器等文物。湊近細看,瓷器上細密的冰裂紋路清晰可見,青銅器表面深淺不一的銅綠毫發畢現,連手指大小的金人擺件也刻畫得栩栩如生。

這幅畫,鹿成君畫了整整一年。最難的,就是淬煉細節。“比如唐三彩的冰裂紋,”他解釋道,“畫第一遍總覺得紋路浮在表面。我得想辦法讓它看起來是深入到釉層內部的,這才真實。”動筆前,他必須反復研究裂紋的走向,了然于胸,才能下筆。

有趣的是,畫中那些古意盎然的物件,就真實地擺放在藝術館西屋的架子上。鹿成君坦言,自己搞收藏,最初就是為了畫畫取材。

超寫實創作,極度追求細節,不僅耗時漫長,對工具的要求也近乎苛刻。“一幅畫普遍要畫半年以上,必須非常細致。”鹿成君說,“細致到什么程度?連畫筆的筆毛,都要修剪到像頭發絲那么細才行。”

靠賣畫讀完大學,“一棵白菜”賣出36萬元高價

1976年,鹿成君出生在山西晉中榆社縣。他對繪畫的熱愛,始于童年。“還沒上小學的時候,我就喜歡畫,照著報紙、小人書畫。”他對繪畫近乎癡迷,上了初中以后,有時為了畫好一幅畫,竟徹夜站著作畫。

在那個年代,村子里,鹿成君的父母也不曾聽說過誰家孩子學過畫畫,以此謀生更是聞所未聞。但兒子對繪畫的熱愛也讓父母為之動容。1995年,鹿成君考上了山東藝術學院的油畫專業,父親東拼西湊了幾千塊錢,供他讀大學。

深知家中不易,入學第二年,鹿成君就開始自力更生。“那時濟南文化市場賣畫行情好,我就熬夜多畫,拿去賣。”他清晰記得賣出的第一幅畫——一張水彩風景,40元。

畢業后,他留在濟南,為多家畫廊作畫。市場反響雖好,但他很快意識到,臨摹終非長久之計,個人創作才是根本。然而,“當時心里沒底,創作概念也模糊。”于是,他潛心研習大師作品,精進自己的畫技。

好景不長,低谷不期而至。2000年至2002年間,市場遇冷,鹿成君這兩年里幾乎沒了收入。正在這時,他接到了一位在青島的老同學的電話:“青島這邊畫畫氛圍不錯,你要不要過來看看?”2003年,抱著“精進畫藝一個月”的初衷,鹿成君來到青島。未曾想,這一留,便是整整22年。

多年來潛心于此,鹿成君的畫作也收獲了市場的認可。2019年,他帶著一幅白菜題材作品首次到西安參展,沒想到畫作當天下午便以36萬元的高價被買走。他坦言,近年來,他的原創作品被越來越多的人收藏。這更讓他信心倍增,在畫家村深深扎了根。

在青島達尼畫家村這片蓬勃的藝術沃土上,鹿成君的扎根與綻放并非孤例。這里滋養了多位畫家,助力他們攀上各自的藝術高峰。然而,作為國內超寫實繪畫領域的深耕者與守望者,鹿成君深知這份藝術的珍貴與不易。

“所以我們更要重視傳承,讓更多年輕人加入進來。”他將自己的技術傾囊相授,已經有一位徒弟跟隨他學習繪畫10余年。對鹿成君而言,在達尼村的教學相長,已超越了簡單的師徒授受。

(半島全媒體記者 孫兆慧)

來源:大眾·半島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