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就大眾日報創刊80周年批示的“弘揚沂蒙精神”要求,大眾報業集團擬利用自身優勢,聯合臨沂市委市政府,在青島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籌辦“2019青島沂蒙周”活動。活動...
縣區風采|蘭山區
蘭山區是臨沂市委、市政府駐地區,是臨沂市的核心城區,轄4個街道7個鎮1個經濟開發區,343個村社區,面積839平方公里,戶籍人口120.6萬人,常住人口137萬,流動人口80萬,基層黨組織1999個,黨員4.7萬名。2018年,全區實現生產總值1053.9億元,成為臨沂市首個過千億元的縣區;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6.2億元、增長18%,經濟運行穩中有進,社會大局和諧穩定。獲得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考核第一名,榮獲高質量發展先進縣區。連續七年入圍全國百強區,位居第41位、比2017年上升11位,全國投資潛力百強區第14位、全省第1位,全國綠色發展百強區第31位、全省第3位,全國科技創新百強區第60位、全省第5位,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區第33位、全省第2位。
蘭山區是文化之邦。古稱瑯琊,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是“書圣”王羲之、“至孝”王祥、著名書法家軍事家顏真卿、“篤圣”閔子騫的故里,素有“魯南古城秀,瑯琊名士多”的美譽,是山東省重點歷史文化名城。境內文物保護單位眾多,小谷城、方城古城、鄅古城、中丘古城、啟陽城等遺址密集分布,其中小谷城遺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周代初期鄅國遺址距今3000余年歷史,是臨沂市歷史上見于文字記載中最早的諸侯國,臨沂建城史據此由2500多年的啟陽城向前推進到3000年以上,出土《孫子兵法》的漢墓竹簡博物館坐落于此。蘭山區還是紅色文化和沂蒙精神的重要傳承地。革命戰爭年代曾是中共華東局、山東省政府駐地,對指揮華東地區革命勝利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晉漢文化、商文化、孝文化、書圣文化、紅色文化共同構建了獨特的文化體系。
蘭山區是濱水宜居之城。沂河、祊河、涑河、柳青河等河流穿城而過,八水環繞、六河貫通,茶山、玫瑰湖等生態資源豐富,城區沂河水面50平方公里,建有亞洲最大的淡水沙灘浴場、亞洲最長的橡膠壩、山東省最高的電視塔。按照“以河為軸、以水為魂”的理念,搶抓臨沂城空間拓展的新一輪城市擴張機遇,堅持老城做新、新城做靚,全力推進北城二期、高鐵片區、西部新城、老城區開發建設,扎實推進鄉村振興,基礎配套日益完善,城鎮面貌日新月異,城市“北上、西強”發展格局不斷優化。2018年,完成征收面積超過380萬平方米,改造老舊小區142個、棚戶區4553戶,建設居民樓550萬平方米,拆除違建310萬平方米,城市精細化管理的“蘭山樣板”受到省、市肯定,實現了城市形象、內涵功能“雙提升”。
蘭山區是商貿物流之都。改革開放40年來,歷經“地攤式農貿市場、西郊大棚底、專業批發市場、臨沂批發城、現代國際商貿城”五代市場變遷,現有各類專業批發市場86處,經營業戶5萬余家,從業人員30余萬人;建有金蘭、天源等32處物流園區,2000余條線路輻射全國所有縣級以上城市,物流成本比全國平均水平低20%-30%,成為享譽全國的市場名城、物流之都。臨沂商城價格指數在國家級平臺發布。商城物流業集群被列為省級現代服務業特色產業集群。蘭山區被評為國家級地坪地材外貿轉型升級基地。魯南國際鐵路物流園建成運營,國際商貿城、海外商城、網上商城、老商貿城“四個商城”建設快速推進,推動商城國際化、電商化、集約化發展。2018年,實現市場交易額2886億元、增長10.1%;物流總額6265億元、增長10.3%;電商交易額1260億元、增長29%;展會交易額445億元、增長11%;進出口總額131億元,其中出口102億元、增長15%,商城融入“一帶一路”取得明顯成效,成為引領新舊動能轉換、開放發展的新引擎。商貿物流城崛起入選山東省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最具影響力事件。
蘭山區是創新創業之區。綠色食品、木業家具、裝備制造、醫藥、有色金屬五大主導產業集群發展,民營經濟活躍,是全國最大的肉制品加工基地、全國最大的板材生產基地,也是聞名全國的“水表之鄉”。2018年,蘭山區以新舊動能轉換為統領,堅持騰籠換鳥、鳳凰涅槃,做好“傳統產業新起來”“新興產業立起來”兩篇文章。三次產業結構優化為0.9:45:54.1,服務業占比提高1.8個百分點。完成工業總產值2028億元,位居全國工業百強區第84位、山東省第9位。深化“放管服”改革,抓好“一次辦好”改革,推進“3124”行動,全面推行不動產登記業務聯審聯辦,推進投資建設項目數字化“多圖聯審”,在全市率先實現“證照聯辦”。開展“星期六企業聯系日”活動,當好市場主體、企業家的“保姆”“店小二”,新登記市場主體4.5萬戶、達到16.2萬戶,蘭山區被評為省級創業型城市。
蘭山區是幸福和諧之地。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每年梳理推進扶貧、教育、衛生、文化、社會保障等一批重點民生項目,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持續提升。2018年,民生支出46.6億元,占財政支出比重達82.5%。25個校建項目、金鑼千佛山醫院等10大民生工程快速推進。社會大局和諧穩定,“三大攻堅戰”取得積極進展,安全生產事故起數下降33.3%。消防火警起數下降9.2%。信訪起數下降22.1%。刑事警情下降49%,掃黑除惡公安打擊戰果位列全市第一。全區10個省定貧困村已摘帽,2409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脫貧。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全國黑臭水體源頭整治經驗交流會、全省水污染治理工作現場會在蘭山區召開。水流域治理的“蘭山模式”助力臨沂市獲評全國黑臭水體治理示范城市。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做好今年工作總的要求是: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貫徹新發展理念,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突出黨建這一統領,聚焦“征收拆遷、雙招雙引”兩個發力,實現“人才、資金、土地”三個突破,推進“商城、老城、西部新城、高鐵商務城”四城同建,強化“守牢底線、改革開放、鄉村振興、民生改善、差異化考核”五項保障,抓實“文化旅游、社會治理、信訪流水線、融媒體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厘清區鎮事權”六項工作,為大美新臨沂建設和美幸福的現代化核心城區而努力奮斗。